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御极大明 第360章盛典迎驾

他可不想让人背后骂他“一股热脸贴上了冷**。”</p>

为了不寒了满朝文武的心,朱由校只得下了马车,换乘骆思恭带来的銮驾。</p>

銮驾由四匹清一色的白马牵引,车宽八尺八分,高六尺六分,比从大同一路乘坐的马车要大数倍,宽敞舒适,内部装饰也极尽善尽美,有软铺坐床,可卧可坐,左侧有一小型书柜,右侧是长方茶几,一壶浓茶配上几盘点心,犹如一间移动的卧室,分外奢华,大气华贵,尽显帝王之尊。</p>

朱由校感叹,登基这么久了还是第一次坐这么奢华的銮驾,就像房车一样,感觉倍爽,莫非这銮驾就是未来房车鼻祖?</p>

骆思恭接替了李如柏、祖大寿护送皇帝返京,阿巴亥也侍奉随驾,李如柏、祖大寿奉旨就地修整,三日后返回山海关。</p>

在舒适的銮驾内,朱由校躺在软垫上,舒舒服服的睡上一觉,原先的马车太小,连身子都伸不开,略显拥挤,休息起来只能半躺或斜躺着,打个盹半蜷缩着身子很不舒服,弄的他这几天都有点腰酸背疼,颈椎都僵硬了,这次好了,可以美美的伸展身子打个盹。唯一不足的是路程太短,估计睡醒也就到了,不能多享受一下这么奢华的銮驾。</p>

今日,京师全城戒严,迎驾地点选在德胜门,经德胜门入城,进神武门入宫,在这段路线上天不亮就净街泼道,路面刷新干干净净,连片树叶都找不到。从德胜门至皇宫的神武门,每三步就有全副武装的士兵戒严。在民间也安排了大量东厂和锦衣卫暗探,以保证迎驾周全。</p>

全城的百姓们,也早早的挤在了狭窄的两侧,被全副武装的士兵们隔开。</p>

这次皇帝御驾亲征得胜还朝,可以说是盛大的庆典,因为在整个大明王朝的历史上,没有几个皇帝亲征而又凯旋回京的,要是算上武宗皇帝的那一次闹剧,距今也有一百多年了,许多人只能从太爷爷那一辈流传下来的盛况在脑海中想象,真实中是谁也没见过的。</p>

因此,百姓们谁也不想错过这一次机会,沿路的客栈也都住满了人,一时间客房费用猛涨,千金难求,也让店家赚足了。</p>

正午时分,信王朱由检率领文武百官在德胜门翘首盼着皇帝的銮驾早早到来。城上张灯结彩,布置的如同彩城一般,城门上的铭牌“德胜门”三个大字也被彩绸盘绕,五十门礼炮架设在城上,火把也早早点燃不灭,只等皇帝的銮驾一道齐放礼炮。红色的地毯从城门口一直延伸铺设百米,两边每五步站着威武的锦衣卫,右手紧握七尺七分长槊,左手挎腰挺立。肃穆的场景,无不彰显着气派的威严。</p>

朱由检站在前门正中,孙承宗和徐光启站在两侧,遥望远方。</p>

正午时分,等待了两个时辰,许多人腿脚都麻了,总算盼到了皇帝的銮驾。</p>

队伍最前是高高的华盖,那标志性的华盖比大旗还要耀眼,信王一眼看到就瞪大了已经有些倦意的眼睛喊道:“快准备,圣上来了!”</p>

随着銮驾越来越近,百官们整了整衣冠,抖擞了一下精神,笔直的站直了。</p>

“快,奏乐!响礼炮!”</p>

朱由检一声令下。</p>

随即,在城门左右两侧的鼓乐声起,城上礼炮齐鸣绽放,隆隆之声像春风一样飘逸满城。</p>

銮驾在朱由检面前停下,朱由校掀开门帘,走出銮驾,站在车头向外洒望一眼,看到恢宏大气的迎驾场面,他没有露出舒心的容颜,而是严肃的看着这一切。</p>

“臣弟恭迎万岁御驾亲征,得胜回宫!”朱由检首先跪拜。</p>

紧接着,他身后的首辅、百官齐刷刷的向他叩首,山呼起来:“恭迎圣上得胜还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