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么行,不读书将来怎么治国?”太后摸着他的脑袋,“听话,听皇爷爷的。”</p>
“不嘛,我不嘛”。朱由校撒娇得发嗲,连他自己都感道寒碜。</p>
“听话!”太后语重心长的说:“校儿,你将来可是要成为一国之君的,怎么能不读书呀,读书才能治国平天下。”</p>
万历皇帝听了这话心里提不起精神来,有点不高兴,虽然心里也喜欢这个孙子,可还是想立三子朱常洵为太子,废掉太子的心思在万历皇帝心里一直没有改变。郑贵妃听了更是心烦。</p>
看样子躲不开了,太后亲自过问,这学是非上不可了。上就上吧,可不能让杨涟这糟老头子教我,我对他可没什么好感!朱由校想道。</p>
“好,老师我自己选!”朱由校铮铮地对太后说。</p>
太后摇摇头,道:“不行,还是听皇爷爷的,杨涟可是大儒,才识渊博,跟他学习定能教好你。”</p>
跟他学,也让我成为顽固不化,迂腐透顶的人啊,这个人在人品上也不怎么地,排挤他人,有点小胜就傲慢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要不然在历史上也不会这么快死在魏忠贤手里。</p>
“老祖宗,你就让曾孙儿选嘛,”朱由校不依。</p>
“校儿不要这么犟。”太后有点不高兴了,拉下来脸来说道。</p>
“那我不读书了。”朱由校嘟囔着。</p>
下面的杨涟听了不高兴了,也挂不住脸面,站了出来,对万历皇帝、太后鞠了个躬,说:“陛下,太后,微臣才疏学浅,长孙殿下看不上老臣,还是另请高明吧!”</p>
太后对杨涟安慰道:“卿家不必在意,校儿顽皮,此非先生莫属,先生还请不要见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