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为太后献上一首诗,惊艳四座,赢来一片叫好之声,这么绝的诗句,即使当代大家也难做出这么蕴意的诗句。</p>
“好好!好个曾孙!来,来,快到老祖宗这来!”太后高兴万分,展开双臂,迎向朱由校。</p>
朱由校飞跃的进入太后的怀中,还不忘在太后的怀里向郑贵妃扮了个鬼脸,气的的她把脑袋别过去,深深的吐纳着气息。</p>
太后摸着朱由校的小脸蛋,深深的亲了一口,咧着嘴笑着,“我的好曾孙,你可真让老祖宗意外呀,谁教你的,教的这么好,哀家要好好赏他!”太后笑眯眯的说。</p>
“没人教,我自己想的。”朱由校回道。</p>
“什么!没人教,你没老师吗?”太后惊问。</p>
“没有啊。”朱由校眨了眨眼睛,反正不能告诉她是清朝人做的诗,说了也没人信。</p>
“怎么回事?”太后转头问万历皇帝。</p>
万历皇帝慌了神,“呃……呃……这个……这个……噢,儿臣正向母后禀报呢,给校儿找了个老师,不知合适不合适。”万历皇帝不敢正视太后,很不自在的低垂着脑袋。</p>
皇子在六岁就得读书了,朱由校现在八岁了,还没有读书,这也算是奇闻了,其实历史上的朱由校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是个彻底的文盲皇帝。</p>
“哼!这么大的事为何不早做!”太后忿然,责备道。</p>
“是……是……儿臣知错了”,万历皇帝诺诺道,“儿臣已定兵科给事中杨涟,此人才学融贯古今,可为校儿老师。”</p>
晕!这就给我定好老师了啊!我才不要上学,在古代上学可是要累死人的,每天三更或到五更起床,暮时下课,中间几乎没有什么休息时间,还没有寒暑假,现在的学生们上学还整天喊着减负,想想古代的学子们,寒窗十年比现代上二十年的学都累,啊,何况我还爱睡懒觉,天!以后还让不让人活了!再说那个杨涟,东林党人,是个老迂腐顽固,除了之乎者也、硬骨头以外真没能做过什么好事!朱由校暗暗叫苦,本想显现一点才学,竟然弄巧成拙,这可急坏了他。</p>
“老祖宗,我不要读书,孙儿愿天天陪在您身边。”朱由校趴在太后的怀里撒娇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