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震不由骇然。
我与诸葛亮素未蒙面,诸葛亮竟对我推崇如斯?
只是想到在袁绍麾下的际遇,陈震又叹息道:“我才学不足以托付大事,能被用为吏已是大将军恩遇。”
说者有心,闻者有意。
一听诸葛亮这话,刘备顿知眼前之人,远非寻常县丞能比。
当即。
刘备近前执礼,道:“陈县丞不可妄自菲薄。昔日的相国曹参,最初时亦只是一介狱掾,非是曹参才学不足,实乃时势未至。”
陈震忙回礼,道:“左将军过誉了。我才疏学浅,怎敢与曹相国相提并论!”
嘴上虽然这般说,但陈震内心却如翻江倒浪一般。
任何一个有才学的士人,都不愿意才学得不到施展的机会。
而在袁绍麾下数年,陈震都只能当个县丞小吏,一直得不到升迁和器重。
若说陈震甘心当一个县丞小吏,定是在自欺欺人。
看着温润如春风的刘备,陈震内心又泛起了几分涟漪:或许,这是我的机会!
乱世中。
君择臣,臣亦择君。
刘备想要招揽贤才为己用,陈震同样想寻觅明君立功业。
【不知左将军,是否真如传闻一般。】
正思间。
刘备又问:“高唐令可在城中?”
陈震闻言一叹:“月前,袁刺史派从事华彦入平原国安顿诸事,叮嘱平原国官吏士民皆要恭迎左将军。”
“但华彦此人,为人贪婪,竟假借恭迎左将军的名义,向诸县索要贿赂。高唐令不肯,遂弃官而走,回荆州去了。”
刘备不由蹙眉。
在拜访诸士的时候,刘备亦从侧面了解到了袁谭这个青州刺史的“非人操作”:亲小人,远贤臣,纵兵为祸,掳掠百姓。
若不是还要借袁谭之力在河北立足,换刘备以往的脾气,早就抽鞭子打人了。
手伤未好,第二更要晚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