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第37章 陈登赠千卷藏书,刘备携万民北上

();

“此番来匡琦,我有一要事相劝。”

“我知元龙好生食腥物,常以生鱼脍为河海美味。”

“然而腥物中多有虫卵藏于其中,若是生食,虫卵久必成内疽。”

“我又听吴普说,元龙数月前就因生食腥物而患病,胃中有虫数升,险成内疽。”

“元龙万不可自恃壮年体健、不肯忌口,再令旧疾复发啊。”

刘备语气真挚,眼神中亦有担忧。

人生在世,知己难逢。

陈登与刘备年龄相仿、秉性相似,文武胆志非常人能比。

不能与陈登共事于河北就已经让刘备深感遗憾了,刘备委实不愿在未来某一天听到陈登因病而逝的噩耗。

见陈登面有惊讶,诸葛亮又补充了一句:

“将军本要北上,忽听闻陈太守曾因生食腥物而患病,忧心不已。亮劝将军写信相劝,将军恐生意外,决意亲至。”

诸葛亮是会说话的。

直接将刘备忧心陈登表现得淋漓尽致。

【玄德公竟为我考虑如斯!】

当得知刘备为劝自己戒掉生食腥物的习惯而专程亲至,陈登的内心只剩下感动。

若不是家族重担在肩头,陈登真想辞掉广陵太守一职,跟着刘备北上。

“玄德公的心意,我铭记在心。”

“自今日起,我不会再生食腥物。”

陈登面容一肃,语气坚定。

“有元龙此话,我就放心了。”

刘备长长的呼了一口气。

陈登一向重诺,既然许诺了,就定不会违诺。

见到了想见的人,听到了想听的承诺,刘备遂又起身向陈登作别:

“我本欲与元龙把酒言欢,然而下邳尚有数万人身家性命皆系于我一身,我不可因私事而耽误了众人北上。”

“来日我若能在河北立下基业,定会再来广陵,与元龙不醉不归!”

虽然很是不舍,但陈登也明白刘备现如今的处境不适合把酒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