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第36章 刘备谋主,谋尽天下:前有陈登,后有

();

如今。

车胄死了,舆情火了。

数万人齐聚下邳,皆欲追随刘备左右。

正是刘备北上的大好良机。

这个时间点,刘备其实是不适合前往匡琦的。

假使往返期间突发变故,会给刘备的北上增加不可预知的风险。

然而。

看着刘备那坚毅的眼神,诸葛亮又很清楚:匡琦,刘备是非去不可!

念及此。

诸葛亮没有劝阻,反而自请相随:“亮当与将军,同往匡琦。”

刘备一愣:“军师也要同往?”

诸葛亮点头:“陈元龙乃当世俊杰,亮仰慕已久。”

刘备迟疑:“可我若与军师都离开了,下邳诸事,谁来主持?”

决定亲自前往匡琦见陈登,刘备是自恃有诸葛亮在下邳统筹大局,即便暂离几日也无大恙。

可现在诸葛亮也请命同往,刘备就不得不权衡利弊了。

亲往匡琦见陈登很重要,

带亲朋臣属安然北上同样很重要。

一时间。

刘备陷入了纠结。

“无妨。”

诸葛亮给了刘备一个“大可放心”的眼神。

“亮与将军虽然离开了,但下邳尚有士元、元直、宪和、公祐、子仲等人谋划,且有关司马和张主簿掌兵,别驾曹宣等人相助。”

“短时间内,不会有大恙。”

“为护将军安全,可再让汉升同行。”

黄忠现在是客将,没有直接参与掌兵,岗位调度上比关羽和张飞更为灵活。

假使没有黄忠在,刘备若要亲自前往匡琦,关羽和张飞得二选一护卫刘备。

见诸葛亮将诸事安排得明明白白,刘备心头的纠结也随之消散。

闻言。

刘备不再迟疑,道:“既如此,军师可与我同往。”

为了节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