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徐吉标传 第四十八章:使命在肩 开辟巢北根据地的征程

程明远赶忙走出屋外,眼前的景象让他心痛不已。张学文及两名警卫员、一名号长、一名马夫,全身布满机枪眼,身中数弹,已然血尽人亡。在场的全体指战员神情肃穆,纷纷脱帽致哀。

程明远强忍着悲痛,叫来部副主任杜大公,说道:“给这5位同志处理好善后,务必仔细,并且写一份书面报告给皖鄂赣边区党委。”其实,这本该是巢湖支队部主任高立忠负责的事务。但此时,新四军军部一直忧心忡忡。他们所处的位置孤立,时刻面临着被敌人突然袭击、一口吃掉的巨大危险。延安总部也曾郑重提醒军部,要吸取皖南事变的惨痛教训,指名要求七师向二师靠拢,绝不能重蹈覆辙,重点开辟巢湖以北地区。

恰在此时,岳严(严佑民:)已正式调到七师锄奸部工作。而开辟朝北地区这一重要任务,七师经慎重考虑,决定从巢湖支队调部主任高立忠,让他带领40多条枪前往朝北,建立新四军游击根据地,从而打通二师与七师之间的联络。

在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巢湖支队刚刚经历了战友牺牲的悲痛,又面临着新的战略调整。高立忠肩负着打通联络、开辟根据地的重任,他将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中完成使命?而程明远和巢湖支队又将如何在失去重要领导、面临复杂局势的情况下,继续坚守并发展抗日力量?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等待着他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去勇敢探索和顽强抗争。

在皖南的抗日斗争形势愈发复杂之际,新四军的战略布局调整迫在眉睫。听取高立忠的汇报后,皖鄂赣边区党委报请军部,遵循上级命令,决心打通二师与七师之间的缓冲地带,建立稳固的游击根据地,以确保两师联络畅通无阻。经过党委深入研究,决定再派程明远率一个连的武装力量,深入朝北地区进行侦察,并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打入该地区的具体方案。

1943 年那个酷热的夏天,程明远肩负重任,率领巢湖支队,带着张业应的一连战士,从巢湖高林桥踏上征程。大狮网早已在湖边翘首以盼,等待着部队的到来。程明远神情严肃,命令所有干部战士务必带足弹药和干粮,随后众人登上巢湖支队自己的大船,随着一声令下,船帆扬起,破浪起航。

大船在巢湖上缓缓前行,湖面上波光粼粼,各路船只纷纷向他们挥手致意。船舱内,战士们虽然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但仍谈笑风生,士气高昂。他们怀揣着对胜利的渴望和对使命的忠诚,在谈笑间互相鼓励。很快,他们抵达了周家疃,部队随即下船,沿着道路向郭家瞳进发。

通过宣跃章的关系,他们巧妙地从桥头集越过了鬼子的封锁线,顺利进入山王乡,并在此处稍作休整。第二天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部队便再次出发。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鬼子的铁路线,从撮镇外围跨过肥东公路,最终在王小郢得以休息。第三天,他们抵达了郑塘稍,这里是程明远妻子方毓芬的舅舅家。

程明远深知,要在巢北地区顺利开展工作,必须依靠熟悉当地情况的人。于是,他派侦查员找来了张开和——张开泰的弟弟,一位合肥北乡的老党员,曾担任过吴店乡的副乡长,对青、白龙乡及周边地区了如指掌。有他牵头,开展合肥北乡方面的关系,似乎有了可靠的保障。

张开和与程明远围坐在简陋的桌前,就这一地区的情况展开了仔细的分析与认真的讨论。香油灯摇曳,映照着他们专注的面庞,随着讨论的深入,一个个重要观点逐渐明晰,为下一步行动提供了关键思路。然而,巢北地区局势错综复杂,日伪势力与顽固派交织,他们能否凭借这些思路成功打入该地区,建立起游击根据地?在后续的行动中,又会遭遇哪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挑战?一切都悬而未决,等待着陈明远和战士们去勇敢探索和顽强克服。(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