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令:a类目标,定于本月15日,于天河核心材料研制现场,进行b级破坏。需伪装为生产事故。完成后立即撤离,通过指定航线接应。联络人:c—7。注意,行动不可逆。”
这份来自文化用品商店画册凹痕中的二进制编码,经过实验室技术人员三天三夜的奋战,终于被完整破译。
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指挥部内炸响。
距离指令中提及的行动日期――本月15日,只剩下不到三天的时间。
“天河”项目核心材料研制现场,是国家最顶级的机密场所之一,安保级别极高。
然而,“捕食者”宋明远竟然敢将这里作为破坏目标,这不仅说明他胆大包天,更说明他对这个现场有着非同一般的了解,或者已经在内部埋下了暗桩。
林逸和李卫民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布防工作之中。
“立刻联系‘天河’项目指挥部,通报情况!”
李卫民语气急促而严肃,“但注意保密,只向最高负责人汇报!严禁向其他人员透露具体细节,以免引起内部恐慌或打草惊蛇!”
“天河”项目指挥部接到来自军工厂的绝密通报后,立刻拉响了最高级别的内部警报。
所有核心区域的人员流动受到严格限制,安保力量增加了数倍,每一个角落都被严密监控。
伪装成普通工人的特战队员和反间谍人员,悄无声息地渗透进研制现场,如同幽灵般潜伏在各个角落。
与此同时,林逸负责设计那个“完美事故”的陷阱。
“宋明远的目标是伪装成生产事故进行b级破坏。”
林逸指着研制现场的模拟图,对技术人员和特战队员说道,“这意味着他会选择一个看似合理的破坏点,利用现场的设备或材料制造意外。我们需要预判他最可能选择的目标,然后在他选择的区域,设置一个让他无法拒绝的‘机会’,同时确保这个‘机会’在我们掌控之中。”
经过反复推演和论证,他们最终选定了核心材料提纯车间的一处关键反应釜。
这个反应釜是整个流程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将在反应釜的控制系统上,设置一个隐藏的逻辑回路。”
林逸解释道,“这个回路会模拟一个‘系统故障’,在特定时间点,让反应釜出现一个短暂的、看似正常的‘异常’。这个异常会是宋明远眼中绝佳的破坏机会。”
“同时,我们将在这个区域布置最密集的监控和抓捕力量。”
李卫民补充道,“一旦他触碰或者试图操作任何设备,哪怕只是一个细微的动作,我们立刻启动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