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御极大明 第463章厂卫风波

朱由校对这样的奏折也只能是留中不发,或者是斥责对方听信谣传,不辨真伪。</p>

但有一个人是瞒不住的,那就是户部尚书侯光远。</p>

东厂职责的转变,选址建秘密地点,训练特工都需要花大量的钱财的,内务府的钱不可能都给了宗二用,就不得不从户部里拨钱。至于款项,朱由校给定了个名目:安全费。</p>

这安全费是什么,侯光远不懂,只看钱数不少,几十万两的拨款,而且是给东厂的,结合最近的传言,东厂、锦衣卫扩编的事肯定是做实了。</p>

所以他单独去觐见朱由校,想劝他放弃扩编“厂卫”的计划。</p>

在乾清宫,侯光远请朱由校解释为何给东厂拨款这么多,漠南建城,北征将士的抚恤才刚有着落,再拨款,户部着实捉襟见肘。</p>

几十万两,户部还是能拿的出的,朱由校知道他是故意不肯拨款,反对“厂卫”扩招,但他的计划也不能跟他明说,不然肯定会招致朝野一致反对,他可不想他的大计就此夭折,于是对他说:“卿不要多想,东厂、锦衣卫不过是朕的亲军,朕不过是想精选精明强干之人入伍锻炼而已。”</p>

“陛下是天下之主,是全军主帅,何需亲军。臣恳请陛下三思,当今正是大明兴盛日隆,国泰民安,陛下何故如此反常而致使天下臣民惶恐?!”</p>

朱由校摇摇头,“朕知道你们对“厂卫”新村芥蒂和不满,但这次的扩编非卿等想象的那样,这件事希望你不要过问,私底下好好安抚群臣。当今是郎朗开明盛世,君臣和睦,朕不会猜忌你们。东厂、锦衣卫的扩编实属增强武备所需。你们怎能捕风捉影,不为朕分忧解难,而是煽风点火,妄加猜测呢?”</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他说着说着便有了些怒意,加重了语气又说道:“尔等尽管尽职尽责,守好本分,无需旁骛他事而自忧,如此滋生事端,意欲何为?”</p>

“陛下…”</p>

“退下!”</p>

侯光远还要再言,朱由校已经容不得他再多说一句,直接大怒,将他喝退出去。</p>

朝野对“厂卫”的事颇有微词,但朱由校顶住朝野舆论压力,随着“厂卫”扩编也平安无事,也未发生刑狱之事,且东厂也少再刺探、审查、过问各衙门的政事,也就逐渐平息。</p>

时间来到天启八年,朱由校终于度过了他最为担惊受怕的天启七年,历史没有在他身上重演,上天还是眷顾他的。他记得历史上的天启皇帝是在西苑游船时不慎落水生病而亡,所以,整整一年的时间他都没敢踏进西苑一步,也不敢靠近湖水半步,就是紫禁城的金水桥边都绕着走。</p>

而在这一年,皇后也顺利的诞下了皇子,朱由校双喜临门,皇宫也如节日般喜庆,朱由校抱着刚出生的皇子,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遂下旨大赦天下,普免田赋,官员增加一月俸禄。</p>

东厂在西山脚下也建立了秘密基地,此地偏远,人迹罕至,四周山顶都有人员驻守,防止有人登顶窥探基地,且周边有军队驻守,是一片禁区,任何人都不能随便出入。这里也是人的禁区,能从这里出去的也只有两类人,一类是死人,一类是完成训练的人。在这里,陪伴他们的只有教官、战友,还有周围茂密的林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