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沈焕上奏的密折,与郑芝龙奏报的内容相差很大。朱由校拿起两份奏折对比,真是反差巨大,令他心惊肉跳。</p>
郑芝龙在奏报上言道:“臣谨遵圣旨,于澎湖之南排军布阵,邀约敌首观演。敌首遣使来观,我军枪炮轮演,威力之大,精准无虚发,遂大骇,其容巨变,不知我军有此犀利火器,立时汗颜。臣晓之天朝仁义,传陛下之和平友好通商之愿,互贸惠及两国。敌感激我主圣明,与臣签订盟约。臣不敢擅自专权,欲上达天听,然路途遥远,期限太长,臣恐事久生变,陛下既授臣便宜行事,臣冒死罪与敌签订盟约,其事宜附之陛下预览,若有损大明利益,臣甘愿受罚。臣此次奉旨出海克复澎湖,初战不利,多赖将士以死效命,然不敌荷兰巨舰,折损战将兵船无数,臣正愁眉不展之时,幸得一人,名张超,原是裴蛟旧部,后弃暗投明,为我军内应得以上岸,又出谋划策周旋与外,解臣燃眉之急。此人机警聪慧,谋略过人,是克复澎湖首功之人,臣本欲推荐朝廷,然此人有先罪于前,不愿随臣回福建,愿留澎湖赎罪,臣深感遗憾,恳请行赏首功,余者福州游击将军李魁启、泉州守备王梦熊、参将李杰俱是勇武悍将,冲锋陷阵歼敌无数,亦是有功,恳请陛下不吝封赏。属下此战艰苦,损失战船一百六十八艘,折兵一千九百余人,亦请抚恤。臣福建总兵官郑芝龙北叩首吾皇万岁!”</p>
朱由校又御览完一遍郑芝龙的奏报后,平铺在御案上,拿起沈焕的密折对照着再仔细的看一遍。</p>
“臣沈焕密奏:臣率神机营六百先行抵达澎湖宣达陛下御旨。郑芝龙依旨而行,邀敌赴约,兵演威慑,又晓之以利害,红毛番邦认为久据澎湖无利,便以陛下优惠通商为本订立协约,释放人质,三日后率众离开。三日后,交割城堡之际,红毛外番援军突至,以犀利火炮毁伤北营寨,杀我兵卒近千。郑芝龙怒,以城堡七百红毛为质,派麾下一降将张超上舰与敌交涉,张超机敏过人,善谋果断,凭口舌之利迫敌以战船一艘、火炮一百一十门抵赔偿金,此事遂解,澎湖克复。臣沈焕谨以此据实禀奏。”</p>
以上两份奏折,朱由校已然看出郑芝龙瞒报了实情,其目的是吞没荷兰战舰及所有装备。</p>
谎报瞒报,郑芝龙竟敢欺君,朱由校登时火气上涌。这是他有史以来见过的最大欺骗!还有那骇人的数字,一百一十门西洋火炮,他从一开始仿制成功到如今也没有装备这么多,郑芝龙却一下子拥有了超过整个大明王朝的火炮数量,这还能了得?</p>
荷兰战舰,对大明来说就是飘浮在海上的一座城池啊!自从郑和后,大明领先世界的造船技术就悄悄匿迹失传了,现在大明能造的最的大船只也只有五百料,相当于后世二百五十吨位,不如郑和时期宝船的四分之一。</p>
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师,纵横海上是他的梦想,是既定的战略国策,也是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有了这艘荷兰战船,他就能吸取西方先进的造船技术,弥补自身的不足,缩短研制和制造时间,意义非常重大。</p>
然而,郑芝龙隐匿了这艘荷兰战船和所属装备,他也太胆大包天了!</p>
朱由校无法忍受!也绝不可能忍受!</p>
在我的眼皮子底下,郑芝龙竟然敢撒弥天大谎,其罪可死!其心可诛!</p>
“程化祥!”</p>
朱由校冲着东暖阁紧闭的扇门大声喊道。</p>
程化祥听皇帝的呼唤声有怒气,就知道没好事,所以小心翼翼的打开门进来,神色有些悚然,恭恭敬敬的问道:“陛下,唤老奴有何吩咐?”</p>
“今日军机枢密处谁当值?”朱由校语气颇重的问。</p>
“孙阁老和赵忠南大人当值。”</p>
“孙承宗呢?”朱由校又问道。</p>
“在内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