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御极大明 第320章熊廷弼的奇思妙想

在东门,明军们对金兵一通乱射后发现毫无作用,他们将战马披挂的的只剩下马眼、马腿、和马尾巴**在外,金兵们使用的倒“凹”字形盾牌似乎是专门为这次土攻而准备的,两盾牌立在身前,上身伏在马背上正好遮住全身,弓箭根本伤不到人马,除非能射中马腿和马眼。</p>

没有神射手,明军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填河而束手无策。</p>

熊廷弼瞅了几眼城下,暗暗心道:“让你们先得意一会儿吧!”</p>

紧接着,他一边催促士兵们加紧赶制炸弹,一边令人将滚木刨出个顺槽,把弓正中嵌入在滚木的一端约三四尺处,与顺槽底端持平,这样就做了一个简易的床驽。</p>

城下正红旗的金兵用土攻,这虽然是一个好办法,但缺陷就是在没有完成垒起土山时没办法发起攻城之战,这也就给了熊廷弼充分的准备时间。</p>

看着金兵们源源不断的将土袋扔进护城河里,搅动的河水翻涌,溅出的水泥如同沸腾一般,代善得意的昂头笑起来。掘土填河如此顺利,城墙上的明军们不知道在干什么,忙忙碌碌。</p>

没有一个明军探出头来看他们,只有一个将军模样的人挺立在城头上,双目深邃,姿身雄俊的目视他们。</p>

代善看他地身形觉得有点眼熟,双目微微眯起想看清他的容貌,但由于太远目力所不能及。</p>

看不清就不去细看了,反正大同就要被攻下了,和大同城比起来一个小小的明将算什么?</p>

东门上明军没有大炮守卫,他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实施土攻。他命令所有骑兵出动,要尽快填平护城河,实现垒砌土山的计划。</p>

只要土山垒成,攻破大同不过旦夕之间。</p>

两个多时辰过去了,金兵就将一段宽三丈,深两丈,长百米的护城河基本填平,然后开始了踏过河中,向城下丢沙土袋。</p>

城上的士兵们看到这一幕,十分焦急。金兵开始垒土山了,照这么下去,天黑之前差不多就能垒的和城墙这么高的土山了,然而,他们还没有任何动静。</p>

士兵们坐不住了,纷纷请命。城上准备了无数的滚木和火石,只要敌人靠近城墙丢土袋就搬起石头砸他们。</p>

熊廷弼摇摇头,不同意的说:“他们的目的就是要积土成山,你们用石头砸他们不正好是帮他们垒山吗?快把装好火药的瓦罐带上来!”</p>

明军们将装满火药的瓦罐搬运到城上,简易的床弩由三名士兵操作,床弩一端放在城墙上作为支撑点,一名士兵用肩膀扛着另一端,并微微向下蹲着,比前端略低,以调节床弩的仰角。</p>

三十多个简易床弩架设在城墙上,一字排开。</p>

代善正得意然间,忽然看到城墙上伸出这么的木头,感到十分的奇怪,纳闷的嘀咕:“明军要做什么?弄几根木头要干嘛?”</p>

他身边的将领提醒道:“大贝勒,明军向来狡诈,会不会又搞什么名堂?要不要先停止垒土,静观其变。”</p>

代善不屑的说:“几根木头能干什么?难不成当大炮用?不用停,天黑之前一定要垒起土山!”</p>

将领们一想也是,几根木头能有多厉害,总不可能比大炮还厉害吧?于是金兵更加肆无忌惮起来,有的竟然不惧怕城上放冷箭,把盾牌放在后背,挺直了身板直冲向城墙之下,挑衅嘲笑之意昭然若揭,恨的明军牙根痒痒。</p>

熊廷弼看到士兵们准备就绪,每个简易的床弩前站着一名身体强壮、虎背熊腰的大汉,臂膀比普通人的大腿还要粗,他们个个都是臂力过人,能拉千斤弓的人。</p>

熊廷弼大声令下:“开弓!”</p>

三十多个雄壮大汉士兵双手拉弦,将弓弦拉的满满的。</p>

“放火药罐!”</p>

另一名士兵将装满火药的瓦罐放在顺槽中,瓦罐自然滑到弓弦底端。</p>

一切准备就绪,明军们都睁大了眼睛看着,都把希望寄托在这简易而又新奇的武器上。</p>

“点火,放!”</p>

士兵们手持火把,义愤填膺的点燃了瓦罐上的火焾。火焾被点燃的那一刻,满腔怒火的彪形大汉用尽了浑身的力气拉的满弓放开,只一瞬间,冒着“嗤嗤”硝烟的瓦罐从顺槽中滑飞了出去。金骑兵们狂妄着、嘲笑着,正肆无忌惮的奔向城下,忽的见空中飞出许多黑乎乎的东西,划着优美的曲线落下来。</p>

金兵们还没反应过来,装满火药的瓦罐在距地面一人多高的地方爆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