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由校洗漱的空隙,程化祥出门去宣召孙承宗。当他走出东暖阁来到大殿时,竟看到孙承宗斜依靠在为他准备的椅子上睡着了。</p>
程化祥顿生怜惜,看着他熟睡的样子真的不忍心打扰,他这么多日子来殚精竭虑,着实操碎了心,一个多月没回家一次,昨夜又连夜拟旨安排一些事宜,今早才算安排妥当,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如何吃得消连轴转?</p>
唉,只怨当今是多事之秋,不得不为国事而宵衣旰食。</p>
程化祥上前,轻轻的推了退孙承宗,并附耳小声的叫道:“阁老,醒醒…”</p>
孙承宗一动不动,均匀的呼吸还略带着轻微的鼾声,甜美的进入了梦乡之中,他安详的睡着了,劳累了一天一夜的他,仿佛已经屏蔽了这个世界。</p>
程化祥又摇晃了他几下都没有叫醒,无奈的叹息一声,转身进入了东暖阁向朱由校禀报:“陛下,孙阁老…,他…”</p>
朱由校更完衣,将漱口水吐进痰盂中,顺手拿起一条湿毛巾擦洗着脸面,听到他吞吞吐吐的,瞥了他一眼,诧异的问道:“孙师傅怎么了?”</p>
“他,他睡着了。”</p>
“睡着了?”</p>
朱由校惊讶的眉头翘起,将手中的湿毛巾扔进盆里,快步的走过去,只道了东暖阁门口,还未跨过门槛就看到孙承宗安详的歪斜在座椅上睡着了。</p>
朱由校黯然叹息,轻轻道:“孙师傅为国操劳宵衣旰食,真是苦了他了,堂堂当朝宰相一心奉公,是我朝楷模呀!”</p>
“是啊!”程化祥也感叹一声,“陛下不在宫里的日子里,他是一次家都没回呀!老臣不忍心,还偷偷的派人到他家去看看,送些东西,也算是宽慰孙夫人。”</p>
“真是‘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今有孙承宗为国月余而不返家’。”</p>
朱由校长长的感慨一声,继而转对程化祥吩咐道:“程化祥,把孙师傅抬到朕的龙床上,让他好好休息吧!任何人不要打扰他。”</p>
“遵旨。”</p>
程化祥叫来几个小太监,将熟睡的他抬进了东暖阁,放在还有朱由校余温的龙床上,悄悄的关上门,让他安静的休息。</p>
朱由校走出乾清宫,抬眼望了一下晴朗的天空,又环顾四周,吐纳一口胸中的淤气,自言自语道:“真是**的好日子。”</p>
程化祥疑惑,“**?”</p>
“嗯,你去安排仪仗,跟朕去校武场,咱们到那里去接见金使。”</p>
……………………………………</p>
朱由校的銮驾出神武门,立即引来了京城百姓的夹道跪迎,这是他登基以来的第一次正式出宫,许多百姓们都为了能瞻仰皇帝的尊荣而出来跪迎,只可惜朱由校是坐在杏黄大轿里,没人能看的到,虽然令人们很失望,但能见到皇帝威仪的銮驾也算是幸运了,要知道,上一次见到皇帝銮驾还是万历二十一年,距今已经三十年了,生活在天子脚下的京城百姓们也不是有这么好的运气的。</p>
銮驾所到之处,清水泼道,官民跪迎,闹市街区停止一切活动,静音无杂,彰显着皇家的威仪。</p>
这一次随驾,有各部尚书、侍郎及在京的三品以上大员,凡是没事的都跟驾了,这次大张旗鼓的出行,令京城官员们也是为之吃惊,一个多月不见皇帝的消息,都快习以为常了,今日却忽然露面还真有点不习惯,而且还是去兵营,真不知皇帝想干什么。</p>
銮驾很快到达了北郊的军营,京营戎政骆思恭率领着三大营大小军官数十人在军营前整齐列阵迎驾。</p>
朱由校的杏黄大轿在军营前落下,程化祥掀开轿帘,外面的的景象尽显在他的眼中,骆思恭及众多军官戎装列队,身上的铠甲灼灼生辉,人人傲立挺胸威武严肃。</p>
朱由校的双脚踏出轿子的那一刻,众将齐刷刷的下跪高呼:“恭迎万岁驾临,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洪亮而又高亢的声音响彻整个军营。</p>
朱由校微笑的走到骆思恭跟前,对跪在地上的他说:“骆爱卿,朕有些日子没见你了,今日到你这来检阅我大明威武的将士们,可不要让朕失望呀!”</p>
“微臣惶恐,请陛下入营。”骆思恭铿锵回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