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谁说不是!”王卫恨道:“荷兰人的商队就有水师护送,他们有个东印度公司,每年从咱们这运走的货物就达数千万两,比如说,一斤上好的西湖龙井,在荷兰卖到二百两一斤。”</p>
“二百两?!”侯光远惊的脱口而出,眼睛瞪的老大,甚至有些失态。</p>
王卫点头说:“是啊,听说是王室贵族才能喝到,普通人是喝不到的。”</p>
“天呐,能赚这么多!”侯光远心动了,他一开始也是不太赞成开放海禁的,没想到这里面竟然有这么大的利润,怪不得皇帝要成立海关司专管海贸事物,这里面的利润真是太大了,大的真是遍地是黄金啊。</p>
朱由校看到侯光远的样子,心里好笑了一番,这次出宫算是没白带他出来,总算长了长见识,以后谁要是再提海禁,不用他说,身为户部尚书的他就会第一个跳出来喷死他,还有以后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这种颇烧钱的事侯光远也不会反对了,他一定会想着办法帮朱由校筹钱建海军。</p>
王卫对朱由校恭敬道:“公子,你既然是做生丝、茶叶生意的,可否将你的货物给我,咱们长期合作,我收购你的货,怎样?”</p>
“这个好啊!”朱由校笑道:“有钱谁不想赚啊!既然如此,咱们就说定了。”</p>
“好!”王卫一拍桌子,喜道:“我就喜欢公子这么爽快的人!今日咱们立下字据,你若有货,咱们约定时间交货,我会在市场价上再加三成收购,您看如何?”</p>
“成交!”</p>
“痛快!”王卫高兴的向店家叫道:“店家,拿纸笔来!”</p>
朱由校与王卫立下字据,约定五日后在此交货,生丝一千斤,茶叶五百斤,上等丝绸五百匹。</p>
立完字据,王卫高兴的离开了。</p>
王卫走远,侯光远调侃似的对朱由校说:“公子富有四海,为何自降身份,与商人做买卖?”</p>
朱由校面朝繁忙的港口,意味尤尽的回道:“朕胸中自有乾坤,与一人做生意不过小耳,与世界做生意才是朕的宏愿!朕有事求与他,不得不以生意拉拢他。”</p>
侯光远吃了一惊,“公子有事求与他?”</p>
他不明白,王卫五天后就离开余杭了,他们可能一辈子再也不会碰到他,能有什么事求他。</p>
“不必多问,去准备咱们的货吧!”</p>
侯光远担忧的说:“公子,咱们上哪去弄这么多的货啊?”</p>
“买去!”朱由校说:“去县城里买去,看哪家有都收了!”</p>
他们立刻开始行动,到了县城才发现,这里的生丝基本都被海外商人订购了,茶叶铺也没有这么多,绸庄也没有这么多,这一下子可急坏了他。</p>
没做过生意的人就是不懂行情和门路,朱由校原以为在古代做生意是比较简单的事,就是低价收货高价卖货挣取差价,古代没有高技术产品,基本都是纯天然的原材料和农副产品,应该很好收集的。可是,今天才发现,你能想到的别人早就想到了。</p>
他们四处打听才知道,这些东西在余杭都是紧俏货,要想弄到货源必须到内地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