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惊呆了,怪不得这么晚了派出去的人还没回来复命,竟然……</p>
这是什么?是**吗?</p>
朱由校愕然了,他没有想到竟然会是这样,一群文弱书生竟然会公然与官府作对!在他的眼里,这些人只是会动用嘴皮子把抓他们的人骂个狗血喷头而已。</p>
“怎么会这样?”朱由校吃惊的急切的问。</p>
宗二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惶然回道:“高敬德在扬州威望甚高,百姓见官衙派人抓拿,都堵住门口不让出去,与官府的衙役们发生了冲突,咱们的人就上前威喝百姓,结果没喝退他们,反而激起了众怒。咱们的人被打死了,还有许多衙役被打伤。”</p>
“暴民!”</p>
朱由校怒吼一声,气急败坏。在他们眼里简直没有王法!</p>
这时,侯光远也进来了,他已经得知了消息,脸上也甚是沉重,看到朱由校严峻的神色,站在一旁不敢吭声。</p>
朱由校深邃的看向船窗外,神色十分凝重,他心里隐约感到这会引起一场**地震,东林书院的名声不小,朝廷之中还有许多“东林党”官员,这是一群不可小视的**力量。他登基以后掀起的一场反贪风暴,查抄、撤换了不少官员,削弱了嘉靖以来愈演愈烈的党争,但是朝中的几个重臣,如孙承宗,身边的侯光远,镇守宁远的袁崇焕,隐匿在卢象升军中的熊廷弼,都和东林党有些千丝万缕的联系。</p>
六部侍郎以下虽然撤换不少,新派官员已进入朝廷,但仍有不少饱读诗书的科举官员,他们也紧紧的抱成一团,暗暗的与新派官员对立,看似平静的朝廷实则是暗流涌动,要不是朱由校手腕强硬,两派恐怕早就水火不容了。</p>
新旧两派积怨已久,会不会因为这件事而爆发新的**地震?</p>
朱由校担忧起来,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暴露他微服出宫的事,还引发大的**地震,到时候只怕他是皇帝也不能不对一方妥协。</p>
地方可以乱,朝廷不能乱!朝廷是控制大明的中枢所在,他能罢免地方官员,军队还掌握在他手上,要是罢免朝廷官员,他还是皇帝么?</p>
朱由校深思了许久。</p>
侯光远和宗二站在他的旁边大气不敢喘一口,狭小的卧室显得格外沉闷,他们俩也能想到这件事有可能牵连起朝廷。他们也知道,皇帝虽年少,但手腕十分强硬,丝毫不亚于太祖,当年太祖因为“空印案”杀了天下州县官员,今日难保有天启皇帝因新政受阻而不敢不对官员挥起屠刀。大明的历代皇帝,对官员还是比较冷酷的。</p>
他们俩暗暗的叹道:高敬德死定了。</p>
足足有半个时辰,朱由校凝重的脸色忽然放松了下来,忽然转身,一脸柔色,对宗二道:“再派人去扬州府,告诉知府息事宁人吧,不要让消息外传,把咱们的人好好的安葬,明日离开扬州,去金陵。”</p>
侯光远和宗二大敢惊讶,两人不敢相信皇帝能咽下这口气?</p>
他们面面相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宗二双眉外展,疑问道:“高敬德呢?还抓他吗?”</p>
朱由校叹息了一声,“随他去吧,朕不能因为他而耽误了大事,一帮迂腐之人不过是隔靴搔痒,无关紧要,还是办咱们要紧的事。”</p>
他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悲叹道:“可惜了那个侍卫,朕对不起他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