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御极大明 第264章讨钱被拒

众将们也想追要这笔银子,谁不想让自己的士兵得到犒赏。</p>

道路两旁的百姓们也从他们的话中听出了大概,但他们是无权无势的百姓,对当官的事不敢过问,只能用惊异的目光看着这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这一次,成都百姓们算是把四川最大的几个官员都认了一遍了。</p>

卢象升一路跟着宣旨太监的马车紧追不舍,很快就到了蜀王府。</p>

在王府门口,早已得到消息的王府长使在门口等待钦差的到来。</p>

王府长使远远的看到一辆马车向他这驶来,立马堆起笑脸正准备上前迎接。忽然,他发现车后面跟着十数个武将,为首的是大将军卢象升!</p>

这惊异的事情把吓愣了,卢象升带着这么多人像是兴师问罪一般,个个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但也没看出他们有什么不愉快的事。</p>

“这是怎么回事?”王府长使怕出意外,忙对一名王府太监命道:“快去禀告王爷!”</p>

宣旨太监的马车在蜀王府停下,长使忙迎了上去。</p>

宣旨太监在侍从的服侍下走出马车,太眼忘了一下气派的王府大门,这是一座比紫禁城的年岁还早的王府,他有幸能出宫见到,心里自然欢喜。</p>

“下官恭迎钦差大人!”王府长使恭敬道:“钦差大人一路鞍马劳顿,辛苦了,请到府内歇息,蜀王殿下已经准备好酒宴款待大人。”</p>

“哎呀!咱家就是一个奴才,怎敢劳烦殿下厚待,惭愧惭愧。”宣旨太监堆起笑容,情不自禁的露出欣喜。</p>

在宫里,太监都是侍候皇帝和后妃的奴才,出了宫就不可一世,百官们争相巴结,俨然成了外派钦差,就连藩王也敬畏一分,所以,太监们都希望能被外派,不仅可以作威作福,还能大捞一笔,成为发家致富的捷径。</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大人一路风尘,难得到蜀地来,我家王爷特地吩咐,一定要款待好钦差大人,”长史一边恭维他一边指着远处而来的一干成都武将,皱着眉头问:“他们这是干什么?都是大人您带来的?”</p>

宣旨太监斜瞥了一眼卢象升他们,笑脸登时阴沉下来,阴阳怪气的哼道:“别管他们!咱家可没那功夫理会。”</p>

“那就好,我家王爷可没请他们呀!”</p>

长史与宣旨太监欢声笑语的并肩而入王府,大门也随着他们的身影进入而关闭。</p>

卢象升和一干武将追了过来,他们一路上累的上气不接下气,武将们还好,常年带兵又打仗,体力还过得去,但文臣们就不一样,这个时候早就见不到文臣的身影了,他们已经被甩出了好几条街,不知道在哪追不动歇息了。</p>

卢象升大口喘着粗气,抬眼看着恢宏的蜀王府紧闭的大门,对陆续跟上来的属下们气喘吁吁的说:“你们在这等着,我去见蜀王。”</p>

………………</p>

蜀王在湖心亭设宴款待了宣旨太监,按制,藩王迎接圣旨不需要跪地迎接,只需战力躬身聆听宣旨即可。</p>

蜀王在“邸报”上早就知道了朝廷向各地藩王强行摊派国债券的事,所以对圣旨的内容早有心理准备,也早早的准备好了三万两银子,只等这顿饭结束后让他带走。</p>

蜀王对朝廷的摊派是一百个不乐意的,因为自明朝开国二百多年来,藩王们都是得到朝廷的赏赐,从来没向朝廷交过一分钱,更别说捐款了,这可以说是第一次,心理上很难接受,但又不得不按旨行事,因为历史的原因,朝廷对藩王的看管很严,现在的藩王只是爵高俸厚,一个土豪而已,没有任何**实权,甚至不如封地的县官,他们有点不满或者牢骚,一张奏折添油加醋的诋毁你,朝廷轻则明诏训斥,重则废王除封,所以藩王们都很巴结地方官员,而不是地方官员巴结藩王,更别说是皇宫里来的太监,表面上尊敬藩王,实际上根本不把藩王看在眼里,只要他们回宫一句话,基本就能让一个王府上下发生地震。</p>

蜀王自然不敢得罪面前的宣旨太监,他的嘴就是武器,把他喂饱了,到了皇帝那都挑好听的话说,得罪了,就转捡带刺的话说,那时候,蜀王府上下可就不是损失三万两银子的事了。</p>

宣旨太监对王府后花园的一片幽静的湖水大加赞赏,他在紫禁城的御花园也没见过有这么美的景色,真不愧是西南第一王府。</p>

蜀王端起酒杯,正要敬他,忽然内侍前来禀报,“平虏将军卢象升求见殿下。”</p>

蜀王眉头一皱,斥道:“他现在是讨逆大将军了,别再叫错了。有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