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里眨眼间只剩下君臣二人,朱由校低头看了一下伏在地上的宋应星,道:“起来说话!”</p>
“谢陛下!”他慢慢地站起来,心里有些恐惧了,他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单独找他,着实让人不寒而栗。</p>
由于害怕腿脚发虚,刚起来就差点没站稳,摇晃的踉跄了一下,朱由校眼快赶紧身手扶了一把,他才没摔倒。他惊慌的额头冒汗,却不敢去擦拭。</p>
“宋爱卿,”朱由校开口说道,他急忙俯身聆听。“你和熊廷弼皆是朕的肱股之臣,其中缘由朕没有给你说起,这不怨你。熊廷弼的事你就不要过问了。”</p>
他奏道:“陛下,熊廷弼的才干微臣也深知,不过不战自弃辽东,如此重罪难平天下啊!万岁押解他回京不治罪而将其软禁家中,陛下莫非有意放过他?”</p>
听到的话,朱由校愤怒的脸色转而一点笑意,“你既然看出来了,为何还要如此?”</p>
“臣是为天下计,陛下贵为天子,应严明刑罚!”</p>
他一言,朱由校竟愣愣的找不出一句反驳的话,愕然起来。</p>
“请陛下严惩熊廷弼,为天下讨个说法!”他又跪下,将奏折高高举起,送至朱由校面前。</p>
朱由校无奈的叹息一声,轻轻的说道:“宋卿,当年朕为长孙,你还是徐光启的学生,朕记得当年去演算馆的时候第一次和你见面,你的一番话让朕是刮目相看,你也因此脱颖而出,给朕就下了极深的印象。朕登基后就破格提拔你,朕需要你这样的人才辅佐啊!”</p>
他听到,不禁感动的泪水打眼眶,“陛下对臣有知遇之恩,臣此生无以为报!”</p>
“唉,”朱由校叹道:“这里就你我二人,也不瞒你,实话说了吧,弃守辽东非熊廷弼之过,而是朕下的令。”</p>
“啊,”他如同惊雷惊响一般,惊愕的奏折滑落地下,两眼睁的老大,脸也拉的老长,“这……陛下圣明,为何弃守辽东?”</p>
朱由校叹道:“开原、铁岭失守,开原至清河堡防线没有任何意义,辽东地大,大小城堡百余座,分兵驻守耗费巨靡,朝廷无力承担,且又不能阻止金兵蚕食,与其留守不如弃守,是故朕以熊廷弼的名义下令弃守辽东。”</p>
“这……”宋应星惊愕的无话可说,想不到竟然是皇帝丢掉的辽东,熊廷弼不过是替罪羊,这官司没得打了。</p>
良久,他缓过神来,说道:“陛下尽撤辽东军民,耗费也是万巨呀?”</p>
“你说的不错,”朱由校将他扶起,慢慢的说道:“你只想其一不想其二,只看局部不看天下大势,辽东朕不是丢弃,而是暂时放弃。”</p>
他疑惑起来,不明的拱手问道:“陛下何意?”</p>
朱由校解释道:“辽东虽大,但对我大明来说不过是一隅,而对女真是数倍的土地,努尔哈赤和蒙古诸部对辽东都垂涎已久,谁占据辽东谁就面临侧翼威胁。朕尽撤军民,实行焦土之策,留下的不过是荒芜之地,女真八旗是出则为兵入则为民,他得了这么大的地方自然是先要开荒了,女真人少地多,开荒没那么容易,没有几年的功夫是完成不了的,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发现这个重大的缺失,必然西攻蒙古诸部或南下掠夺人口,否则这么大的辽东不过是块死地,得到了也不易守,朕派曹文诏驻守的皮岛,是女真人的大后方,他经常袭扰后方,使女真人首尾不能相顾,我大明便可暂得安宁,朕就可着手内政,清除积弊,将来再发兵征讨辽东,岂不轻而易举?”</p>
说完,朱由校慷慨激昂,宋应星心怀大畅,脸上浮出笑意,俯首叹道:“原来如此,陛下乾坤,臣不能窥得一二,险些坏了陛下大事,臣有罪。”</p>
“此事朝中只有孙承宗、徐光启和你知道,别人不得透露!切记!”</p>
“臣明白!请陛下放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