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化祥将塘报高高举过头顶,神色异常慌张,两眼像是丢了魂一样,双手颤抖不止。</p>
朱由校拿起来急速的打开,正是辽东撤守的事。登时,他装作暴怒的样子,将塘报使劲的扔在地上,站起来怒骂:“熊廷弼无能,丧师辱国,着即押解回京!速传孙承宗进宫!”</p>
程化祥惊怕的唯唯诺诺,领命出去传旨。</p>
朱由校暗暗自叹,这一天终于到来了,能不能过的了这一关,就看这几日了。</p>
孙承宗很快的从内阁来到乾清宫,朱由校命人全部退出去关闭门窗。</p>
朱由校小声的叹道:“师傅,辽东的事传过来了,不久就会满城皆知,天下也会知晓,朕走这步,是冒了很大的风险,可谓孤家寡人了。”</p>
孙承宗也无奈的俯首回道:“陛下乾坤非常人所能及,臣与陛下分忧。”</p>
朱由校心情复杂,面容也难堪,轻声的说道:“满朝文武一旦得知,朝廷上下必然会要求杀熊廷弼,让朕另选他人镇守,为防不测,朕给你一刀密旨,现行前往辽东接替熊廷弼,你不要去沈阳,就到锦州,完成军民撤入关内的计划。”接着,他又拿出那份塘报,说:“这是高第上奏的,命他率军回道山海关驻守,安顿边民。”</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臣遵旨!”</p>
“记住,别让高第空手而回,一定护送着百姓回来,这个家伙,打仗不行,再不好好的出点力,朕就废了他!”朱由校想起高第在出征察哈尔的时候的表现就生气。</p>
“臣这就动身前往辽东,陛下多保重!”说完,孙承宗打开殿门,离开皇宫,没有向任何人同僚告别,只身前往锦州。</p>
孙承宗走了,朝中少了一个鼎力相助的大臣,少了一个和他同心协力的心腹。</p>
朱由校无奈的哀叹了几口气。有时候,皇帝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必须要孤军奋战!</p>
“传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朱由校对外大声喊道。</p>
田尔耕奉命进殿。朱由校在御座上对他说:“你亲自带人到辽东去,将熊廷弼安全的带进京师,不得让他受一点伤害!”</p>
田尔耕大吃一惊,熊廷弼是镇守一方大员,皇帝竟然毫无征兆的拍锦衣卫捉拿他,他究竟犯了什么罪?</p>
他想问问皇帝,但当他抬头看皇帝一眼的时候,发现他神色异常肃杀,表情没有一丝的松动。锦衣卫额职责就是无条件的服从皇帝的命令,不能问,也不能质疑。</p>
田尔耕打消了询问皇帝的念头,领命去了。他要多带些锦衣卫,以防不测。</p>
辽东百姓们无不恨死了熊廷弼,还有许多底下的士兵们,也会恨他的,他现在是督师,没人敢对他怎样,等朝廷撤了他的职位后,他就什么也不是了,朱由校担心不知情的人们会在路上对他不利,所以才派锦衣卫护送。</p>
朱由校后躺在龙椅上,静静的等待着一场**风暴的到来。</p>
不出一日,辽东的事传遍了整个京城的大街小巷,接着像是失控的瘟疫一样,迅速蔓延全国,朝臣纷纷上书要求杀熊廷弼以谢天下,街头巷尾也都在谈论辽东的事,论及此事的人们个个义愤填膺,有的街头上甚至贴满了上联“女真人未出一兵,”下联“熊廷弼弓手相让的对联,”横批“辽东没了”的对联,辱骂声不绝于街市。</p>
朱由校的案头上也堆满了严惩熊廷弼、辽东将领的奏折,还有百姓们的联名状子,面对这么多的奏折和联名折,他也懒得看,基本都当废纸堆在一边。但为了能缓和一下人们的愤怒,朱由校明旨下诏,革去熊廷弼一切职务,命锦衣卫押解回京,孙承宗暂代辽东督师之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