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御极大明 第162章进城震怒

熊廷弼领旨,命人速去**。</p>

朱由校余怒未消,处理了沈诚仍不解恨,对在侧的熊廷弼愠色道:“若非卿到,朕以为绝无生还可能,城上守将也绝非沈诚一人,沈诚昏聩,难道其他将领也都无能吗?!我大明将领是都像他这样,岂有不败之理?!着即一并查处,严惩不贷!”</p>

盛怒之下熊廷弼不敢抗旨,但也心痛,天子之怒多少人将要人头落地,现在他身负辽东丢失之责,一会儿还不知道自己怎样呢,自身难保已救不得别人了,没办法,只能遵旨行事,熊廷弼脸色难堪的一甩手,示意将此处城门的守将一并捉拿。</p>

在熊廷弼身后的千总骇的一身冷汗,救驾无功还要被杀,摊谁身上都冤,千总不甘心就此获罪被杀,要上前解释。他的动作十分迅速,旁人尚未反应过来,他已一个健步跃到朱由校跟前,周围的人猛然吃惊,吓的熊廷弼窜到两人之间,指着千总大喝:“你要干什么!来人,快把他拿下!”熊廷弼以为他要对朱由校不利。</p>

千总恍然跪下,伏地紧张的解释道:“末将冤枉,末将多次劝沈诚出城营救陛下,他不听末将规劝,还拿大帅将令威胁我,说只要出城立斩末将,适才未能及时救驾!”千总哀求的凝望着熊廷弼身后的天子,请求网开一面。</p>

朱由校脸色阴沉,斩铁截钉的说:“若非熊廷弼及时赶到,你也不会出城救驾,何功之有,不必多言,朕念你曾劝谏沈诚,饶你不死,但活罪不可宽恕,杖责三十,发配宁州!”</p>

军士听到命令,上前将千总架起拖走,千总不服,挣扎喊冤:“陛下,末将冤枉啊……”朱由校置之不理,怨愤的自语道:“哼!陷朕危难不救,何冤之有,和沈诚一样,不知是什么将官!”</p>

熊廷弼听到皇帝自言自语,小心翼翼的回道:“这是微臣安排此处的守御千总曹文诏。”</p>

“谁?曹文诏?”朱由校脑子炸响,没想到遇到个名人,朱由校一阵懊悔,差点就失去个人才,看着被拖远的曹文诏大喊:“快,快把他放回来!”</p>

熊廷弼吃惊,皇帝怎么会突然改了主意,要放了他?被拖远的曹文诏挣扎的呼喊冤枉,突听皇帝的话,架着他的士兵也听到了皇帝的喊声,赶紧松开双手,曹文诏的挣扎累的两名军士胳膊挺酸的。</p>

曹文诏被放开,恐惧的心稍安,十有八九不会有事了。曹文诏快步跑回来,跪礼叩头。朱由校问:“你叫什么名字?”</p>

“末将千总曹文诏。”</p>

“嗯,”朱由校脸色也温和了许多,一收先前的怒气,道:“沈诚伏法,你是下属,也有不情之理,当前正是用人之际,好在朕平安无事,就不再追究了,此处不能没有人守卫,朕就擢升你为守备,负责此处防御,戴罪立功。”</p>

曹文诏也体会到了生死两线,刚才差点没命,这一会儿无罪升迁,恍惚如隔世,让人大感意外,熊廷弼也是意外,只在心中感慨:天威难测!</p>

曹文诏喜出望外,叩头头谢恩,朱由校微笑的将其扶起,拍了拍肩膀,“朕盼你建功立业,不负朕望!”又对熊廷弼等人说:“朕微服至此,无人知晓,尔等就以‘公子’称朕,不可泄露身份行踪!”</p>

一干众人等俯首应命。</p>

曹文诏鼻子一酸,不知是喜是忧,能绝处逢生,已是无比幸运了。</p>

朱由校对宗二等剩下的十几名侍卫十分牵挂,对熊廷弼特别交代说:“跟随朕来的侍卫拼死护主才拖至尔等出城护驾,他们论功可为第一,阵亡的要好生安葬,余生的务必要悉心救治,不可再使一人因伤而亡!”</p>

“公子放心,臣定当安排城中最好的大夫救治!”</p>

朱由校叹息的一指前方,去督帅府。</p>

熊廷弼牵来一匹马,扶朱由校上马,在一队兵士的护卫下,来到经略使府。在到府门,朱由校稍愣片刻,环视了一周,他对这再熟悉不过了,毕竟在这住了一年,了解这里的一草一木。踏入府中,一切事物依旧,只不过多了一点沧桑而已。熊廷弼正命人将城中的大小官员着急过来见驾,朱由校忙拦下,示意不可声张。熊廷弼屏退左右,正堂内只剩下君臣二人,熊廷弼知道皇帝一定会问及开原、铁岭失陷之事,不由的的心慌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