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御极大明 第144章君臣对言

朱由校皱起了眉头,这次没有打断他的话。</p>

杨涟情绪高涨,侃侃说道:“万岁自幼天资聪慧,天降神才,满朝无人能及,微臣自负文采第一也甘拜下风。万岁年少威名远播,天下无人不知,少年登基,必能开启新元,再造大明盛世”,杨涟夸赞起来,朱由校听起来好是别扭,这不像一身酸气的杨涟所能为,不过听起来还是蛮好听的。都说杨涟一身正气不会阿谀奉承,可今天确实硬生生的拍起了朱由校的马屁。</p>

朱由校内心感慨:文人的骨头是硬,可要是真服软的话,说的话比谁都好听啊!</p>

朱由校正听的心里热乎,杨涟忽然话锋一转,“然万岁登基不能敬天法祖,违背祖制,用人唯亲,更改章法,不能仁德广播,严刑酷法,远学子,亲异邦妄学,荒我泱泱中华之学,让天下学子寒心。自汉代以来,皇朝更迭,唯尊儒敬孔从未动摇。但凡国家昌盛,无不极尊儒敬孔,天下天平,臣以为,万岁应摈弃‘西洋之学’,广我华夏文明,以仁治国,宽刑法……”</p>

朱由校还愉悦的心情瞬间打破了,登时脸色紧绷起来,内心充满了愤怒!这后面的话分明是在骂他!是反对他的新政!</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真是先礼后兵啊!</p>

“住口!”</p>

朱由校已经不耐烦杨涟的话了,他愤怒的喝住,可他似乎没有听到朱由校的怒喝,反而越说越来劲,几乎到了忘我的境地,仍在喋喋不休的说,完全没有注意朱由校早已变的十分难堪的脸色。</p>

“别说了!朕让你住口!”</p>

这次,杨涟被朱由校的怒喝惊住了,这才想起抬眼看皇帝,只见少年天子威严的怒视他。</p>

杨涟惊骇的从椅子上起身跪下,颤声道:“微臣是六部十三廊科唯一的言官了,微臣不能进谏是臣的失职,请万岁容臣说完再行治罪……”</p>

“够了!”朱由校愤然起身,怒道:“杨涟,要不是看在你清廉忠义,朕也必会将你下诏狱!你们这些言官,言辞犀利却过于其实,不懂治国却妄加批判,舍小义而忘大义!置大明江山社稷不顾,紧抓细枝末节滋生扰事!朕痛恨的就是你们这些不求实际,却高谈阔论无益于社稷的狂妄之人!”</p>

杨涟伏地不服,辩道:“微臣职责所在,上至君王,下至臣民,纠查弹劾,臣定当不辞!”</p>

“哼!好一个职责所在!”朱由校冷笑一声,道:“朕告诉你朕的职责所在,”朱由校面容冷峻,十分严肃,高昂的提高了声音铮铮的大声道:“朕要中兴大明,环清宇内,四方臣服,万国来朝。迈汉唐之盛世,开创千秋万世!这就是朕的职责所在!”</p>

听到皇帝的话,杨涟吃惊的无言以对,能出此豪言,足见面前的这位少年天子志向远大,有志向的天子,手段必然非凡,这一下子他似乎明白了点什么。</p>

朱由校的一席之言,心情也舒畅了许多,见杨涟不说话,心情也平和了许多,又言道:“还记的太后七十寿辰吗?太后要将你指做朕的老师,朕不允,非要自己选,知道为什么吗?”</p>

杨涟伏地回道:“微臣才疏学浅,不能胜任。”</p>

朱由校摇了摇头,说:“论才学,你通贯古今,是当朝大儒,完全可以胜任帝师,只不过你刚愎自负,清高孤傲,刚正狭隘,虽满腹经纶却无治国之才,做个御史或给事中尚可,能端正官员,纠劾不法,但要将你升任宰辅之职,必使朝堂僵化,上下离心,”朱由校的一番评价,把杨涟的自尊心击的粉碎,羞惭的眼泪缓缓的流了下来,由于他是趴伏在地上,朱由校看不到他的状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