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万万沒有想到,這一少年竟是当今皇长孙,早闻当今的皇长孙天纵英姿、聪慧不凡,上次一见便感慨此人非凡间之人,今日再会竟是如此尊贵之人。大明幸甚!国家幸甚!徐光启心中不断的暗暗感慨,早前的恐惧和不安早已烟消云散,他知道不会有事了。</p>
“此乃宫外,前辈不必如此拘礼。”朱由校上前扶起徐光启,搀扶著他坐下。</p>
徐光启微微顫抖,“臣何德何能,受殿下如此垂爱!”</p>
“前辈乃我大明第一放眼看世界的人,僅此由校便钦佩不已!”朱由校向徐光启鞠躬说道。</p>
徐光启惊慌的站了起来:“臣怎敢受殿下如此大礼。”</p>
朱由校按下徐光启坐下,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位上,孙承宗、骆思恭也坐下。</p>
朱由校对王安道:“把门关上,沒有我的命令不得任何人进来,下去吧!”</p>
王安悻悻的出去了,心想每次有事就把我支开。</p>
朱由校问道:“前辈,还记的我们上次说的话吗?”</p>
“臣不敢忘。”徐光启坐在椅子上拱手回答。</p>
“在这里的人都沒有外人,本宮就直言不讳了。”朱由校瞅了一下孙承宗和骆思恭,接着说道:“我朝自嘉靖皇帝怠政以來,至今已有六十余年,朝纲不振,军备废弛,百姓流离,北方有蒙古、女真为患,如今大明已是內忧外患,亟待重整朝纲。外面,西方蓬勃发展,触手已伸到世界各地,论科技、军力我大明早已不是西方對手,若不奋起直追,在不久的将来,我泱泱中华不能与西方争锋,必受欺淩!前辈接触过西洋学,应该知道他们科技和学术的奇妙,不说別的,自鸣钟就远胜于我们的日晷,红衣大炮比我们现在的任何火炮威力还要巨大,西方的舰船也要比我们的先进。我们还从來没有去过西方,但西方的触角已经伸到了我们这里,早晚有一天,我们会与他们有一场生死较量!”</p>
孙承宗和骆思恭听得直愣愣的,听不懂什么西方,也不懂什么西洋学。</p>
徐光启听的热血沸腾,激动的站了起来说道:“殿下有如此眼光,真乃我朝百年不遇的天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