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高兴极了,他和利玛窦翻译的《几何原本》根本不受朝廷重视,也很少有人去研读,徐光启看到中西方在科学领域的巨大差距,可惜一人之力无法擎天,当前朝政昏暗,内忧外患,没人会把精力注意到这上面来,自己的努力恐怕会白费,连自己的儿孙都不感兴趣,更何况他人。别人的家的孩子也只会努力读四书五经,将来考取功名。今这小小孩童竟懂得几何学,不免对他产生了兴趣。</p>
徐光启很高兴,阴霾的脸绽开了:“老夫毕一生之力译著的这《几何原本》,想以此唤起我朝重视学术,振兴我大明,怎奈无人理会,殊不知我大明已与异域差距之大,如不改变,终将生变。”</p>
徐光启不仅是科学家,还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家呀!朱由校心中惊叹。</p>
他说的不错,从此以后中国科技远远落后西方,200年后,中国的大门被西方的船坚利炮打开了。我们输在了科技上。</p>
“学术重在运用,必须发挥到实践中去,学生早闻先生大名,堪称我朝第一人。学生也深恶国人混沌,不知科学技术的重要性,长此以往,必将落后西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器械精密技巧,必能带动高效的生产,如此必能提高物力,增加财力,发展军备,谁的武器先进,谁就能获得战场上的主动权,我相信,箭镞比不过火铳,石炮打不过火炮,早晚有一天,我们的刀枪剑戟不再是主要武器。同样,科技也会改变我们的生活,自鸣钟不就比我们的日晷先进么,有了自鸣钟就不怕天阴下雨不知时辰了。这个世界很大,还有许多我们未知的地方,可西方已经开始满世界探索了,而我们却停滞不前。总有一天,东西方会在某一刻进行强烈的碰撞,到那个时候,谁的技术先进,谁就是赢家!”朱由校铮铮的向徐光启说出我内心的想法,连邓爷爷的名句“科学是第一生产力”都用了上去。</p>
徐光启大惊,不由自主的腾地站了起来,惊讶的凝视着朱由校,手撸着胡子僵住了。</p>
许久,徐光启微微一笑,不住的点头,“后生可畏!小公子天纵英才,见识匪浅,连老夫都惭愧,想不到一个小小孩童眼光如此独到,即使当朝首辅也不及其一,将来必成大器!”</p>
徐光启对朱由校也客气了许多,再也不拿他当小孩子对待,如同他乡遇知音一样畅所欲言。</p>
朱由校问徐光启,“前辈,您可知有一种叫做马铃薯的作物吗?”</p>
“公子问的可是洋人吃的一种食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