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要做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啊。”孙承宗叩拜道。</p>
朱由校扶起孙承宗,“师傅,今日我正是要说这件事,希望师傅您能帮我!”</p>
“有什么事需要臣去做,微臣万死不辞!”孙承宗铿锵有力的回道。</p>
“好,师傅,成败在此一举。”朱由校欣喜,贴近孙承宗耳边说:“您去联系这几个人,要这么做……”朱由校详细的说了一遍。</p>
孙承宗的脸色由惊讶逐渐变的凝重,眼神中充满了不安:“殿下,这能行吗?这些人可靠吗?”</p>
“放心,绝对可靠!”朱由校悄声的说道,“这些人心向太子,对皇上废长立幼之事也时刻警惕,对郑贵妃也厌恶至极,现在就缺少师傅这样的有才之士去说服他们,我想不会太费口舌的。”</p>
“好,臣这就去办!”孙承宗拱手道。孙承宗告别长孙,独自一人去按照长孙的话暗中联络一些人。</p>
一切都在紧张的进行,慈庆宫像往常一样,表面上看似平静如水,太子和朱由校却是内心涌动,如翻浆骇浪,惊心动魄。</p>
五月初三,清晨时分,太子和朱由校出人意外的早起,这对父子俩的举动让慈庆宫的宫人们大感意外,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不多见的奇景。</p>
朱由校洗漱完毕,穿上皇子的滚龙紫袍长衫,头戴玉簪金冠,早早的到中院殿前静静的呆立,慈庆宫的太监宫门女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数人在打扫庭院,浇花引水。</p>
朱由校抬头看了看太阳,红晕朝阳悬挂在空中,已上杆头,煌煌辉映,看着美轮美奂的初升太阳,他盘算着:时间差不多了。朱由校指了指站在门口的一名太监,“你去打开宫门。”</p>
太监应命而去,刚打开宫门一点缝隙,就见到一个手持木棍、身穿太监服饰、虎背熊腰的人从旁边闪了过来,小太监心中一惊,脱口问道;“你是什么……”</p>
“人”字还未说出口,来人就是一闷棍,小太监应声倒地,惨叫起来。</p>
张差放倒一个,直奔中殿而来,在各处站岗的太监们看到了这一幕,都惊的叫了起来,都喊着:“快来人啊,有贼!”</p>
朱由校站在正殿前,远远看去,看见来人气势汹汹,魁梧高大,先上去的几个太监把他围在中间,但没人敢上,太监身体柔弱,且手中拿的都是浮尘,哪是魁梧大汉手中棍棒的对手。大汉拿起棍子抡了起来,太监们四处躲闪,有个躲的慢的被砸伤了手臂,捂着胳膊痛苦的走开了,就在这短短的围堵,各殿里的太监们都出来了。大汉冲破第一围,直冲殿内,朱由校看到来人向这边冲了过来,急忙跑向内殿躲避,其他太监看到来人贼人冲向长孙,也都围堵过来。大汉刚到中殿,慈庆宫中十多位太监都围了上去,大汉无法前行,又抡起了棍子,这回太监们都长了心眼,没人敢太靠前,生怕再被砸到,那玩意砸一下断不了胳膊也够呛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