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战壕里的国民军士兵,依然坚持着向日军射击,更有物资队在向防御阵地搬运武器弹药。
突然,方文看到了一队带着防毒面罩的鬼子士兵,他们架设好掷弹筒,将特制炮弹发射到镇里。
随着炮弹落地,一阵阵烟雾从中冒出。
没有防毒面具的国民军士兵们捂住喉咙咳嗽起来,有个年轻士兵实在受不了挣扎着爬出掩体,没跑几步就踉跄着跪倒,双手泥土里剧烈地喘息,最终身体软软地倒在毒雾边缘。
这就是日军的日常战斗情况,毒气弹,燃烧弹,重炮,机械化装备全都用上。
而防守的华夏军队,不过是简陋的军事装备,依然在坚守着。
方文拿起话筒:“邵思慎,日军在镇外有一个炮兵阵地,我们先去打掉它。位置西北15度,跟我来。”
说完后,方文驾驶飞机飞向日军重炮阵地,针对目标区域进行环绕飞行。
飞行的同时,他也对后舱下达命令:“正在环绕飞行中,射击手开始自由瞄准射击。”
这种命令,是针对飞行团设计的,毕竟不是每个炮舰机飞行员,都能准确为射击手给出射击角度预判。
还不如让射击手进行自由瞄准射击更有效。
收到命令后,老李双手抓住20毫米机炮握把,用力一抬,刻度下移15。
巧了,这个瞄准刻度正好将机炮射向对准了下方的炮兵阵地。
他扣动扳机,炮身连同基座在抖动着,弹壳不断弹出。
连串的机炮弹射向炮兵阵地。
与他一样的,还有2挺127毫米航空机枪,不断喷吐着火舌。
而后面邵思慎驾驶的那架炮舰机,也迅速进行了环绕射击,同样对下方发起了进攻。
20毫米机炮的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砸向日军炮兵阵地,第一发就精准命中了一门正在装填的山炮炮管。
“轰”的一声巨响,炮管飞向一旁,将一名鬼子士兵撞出老远。
连串的机炮弹随后也集中了这门山炮的其他部位,将炮身炸得弯曲变形,溅射出的碎片让周围士兵惨叫不断。
而后,随着炮舰机环绕飞行,机炮弹链扫向右边,正中弹药堆。
原本整齐排列的炮弹箱被打得四分五裂,黄色的发射药洒了一地。
竟然没有爆炸,让几名搬运弹药的日军士兵庆幸不已。
可随后,他们就笑不出来了。
127毫米航空机枪的子弹则像密不透风的雨帘,扫过炮兵阵地,只要中了一发,哪怕不死,也得失去行动能力。
而后,又有一架炮舰机加入了这场火力风暴当中。
密集的弹雨从天而降,将整个炮兵阵地覆盖,那原本不可一世的大炮轰鸣声消失了。
也有试图顽抗的鬼子。
抄起77毫米机枪,对空射击。
他瞄准的空中战机,因为发动环绕式火力压制,只有1000米高度,子弹是能打到的。
但能打到,并不代表可以威胁都专门针对日军装备进行改装的炮舰机。
连串子弹不过是在飞机装甲外壳上打出几个痕迹而已。
吴城镇内,原本被炮火压制得抬不起头的国民军士兵,面对突然的安静有些不明就里。
难道日军又要搞什么花样?
有个趴在战壕里的老兵探出头,眯着眼看向西北方向,当看到那两架正在日军炮兵阵地肆虐的飞机时,浑浊的眼睛里瞬间迸发出光亮,他扯着嗓子大喊:“是咱们的飞机!它们在进攻炮兵阵地,太好了,那里我们打不过去,天天被炮轰,没想到鬼子还有今天。”
他身边的年轻士兵出声道:“连长,要不咱们过去帮忙?”
老兵福至心灵,生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想法。
随即,他带上一队士兵,从阵地的斜坡爬下,试图绕过去。
他们的这种行为,一般来说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这次,在空中的方文看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