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午时分,物资清点完成,完成交接。
方文和邵思慎,还有新四军几位军官在木屋中讨论飞行团组建的事情。
老李做开场白:“上级委任我做飞行团的代理团长,说实在的我对飞行团完全没有经验,不好乱发表意见。有很多事情,都需要学习和摸索中进步。”
顿了下,他看向方文:“方同志,你来说吧,你在这方面经验丰富。”
方文点头,也不谦虚,接过话头便说:“我经历过独立团航空营,八路军飞行团的组建,这方面确实有经验,现在,我说一下,关于飞行团组建的一些建议。你们的飞行团,有10架炮舰机,还有一个雷达站,需兼顾作战、维护、预警、后勤等核心功能,部门设置需贴合实战需求,人员配置则需精简高效。以下是我建议的具体架构:”
他将自己的构想说出。
主要是在飞行作战部门(飞行员和机组成员管理),雷达情报部门(雷达站),机务维护部门(地勤和机械师)方面的安排。
老刘和其他几位军官们认真在本子上记录着。
说完这些后,方文继续道:“一个飞行团的组建,还有其他方面,比如后勤,驻防部队,通讯部门,团部等机构,这些我想你们应该是有经验有能力可以做好的,我就不越俎代庖了。现在,我想请邵思慎同志给大家说下飞行团的训练计划。”
飞行团军事顾问邵思慎起身,“诸位同僚”
“咳咳”
方文干咳提醒,重返军队的邵思慎还留在旧军队的口语习惯。
“诸位同志。”邵思慎及时改口。“飞行团目前有10架炮舰机,但机组人员严重不足。我们这次带来的航空学员,将会担任飞行团的飞行员,机械师和雷达站操作员。剩下的机组人员中,各机还需要通讯员1名,射击手3名,弹药手3名,这些都需要从部队中挑选进行训练。另外,雷达站也需要增加操作员轮替值班,也要招募3人。”
老李点头:“这些人我会安排,但你说的雷达站到底是什么?”
漏了这个,方文连忙解释道:“是用来探查日军飞机情况的,可以提前半小时到一小时预警,让地面及时准备。”
老李和其他几名军官都是经历过多次日军空袭的,往往空袭警报响起来,飞机也差不多快到了,经常应对不及。
方文解释的雷达站如果真如他说的那般有用,那就太好了。
对此,方文笑道:“必须有用,不然这个飞机场一旦军发现,怎么提前规避呢?要不今天我们就开始搭设它。”
“好啊。”老李急切道,他对飞行团的安全性非常上心。
随即,临时会议结束,一行人出来,组织了团里的驻防部队士兵,前往物资堆放处。
那里,有一堆标注为建材的物料箱。
里面是预制钢板,钢板上有铆孔,只要将铆钉打入就可以将两块预制钢板连接起来。
方文和机械师,以及雷达员,还有战士们一同出手,先是打好桩基,然后开始组装铁塔,再在塔上安装雷达装置。
雷达站花了一天半时间建成,随后进行了测试,可以使用。
而后,邵思慎驾驶1号炮舰机带领其他9架炮舰机进行了第一次飞行演习,也做得很好。
随后,从驻防部队中挑选出的心理素质和体格都不错的战士参与了训练,并从中挑选出机组成员和雷达兵。
这些训练,倒是不难,要求多练就好了。
关键还是看领航主机的指挥,以及各机驾驶员的协同配合。
但时不待我,虽然飞行团还没准备好,南昌的请求支援电报辗转发到飞行团这边。
3月23日。
原本准备回去的方文,与飞行团团部成员再度开会讨论。
团长老李说明情况:“是南昌国民航空4大队的求援电报,发给军部,军部再转到我们这里。内容是请求协助空中支援吴城镇。军部的意思是,有能力的话,就配合航空4大队一起行动,没有能力的话,就暂时回绝。”
“吴城镇在哪?”方文问道。
飞行团的参谋拿来军用地图,在桌上展开,指着上面一点道:“就是这里。”
方文看向军事地图,是在赣江下游一个防御点。
参谋继续说明道:“三天前,日军第一一六师团一部从湖口乘 50艘艇船南下,横渡鄱阳湖,向修水与赣江交汇处的吴城镇发动进攻。那里驻防的是第三十二军第一四一师第七二一团与预备第五师。电报中还说,昨日起,日军突然加大了攻击力度,还有飞机前来空袭。他们向南昌驻扎的航空4大队请求支援,结果四大队竟然找上我们了。”
方文心中明白,四大队找上飞行团,是因为自己的原因,高队长是很清楚他的空中作战和指挥能力的。
看来,高队长是想借助自己的能力,帮助吴城镇的防御。
挥去思绪,他出声道:“我在走之前,可以带领飞行团进行一次实战行动,以提高大家的实战经验。目标就是吴城镇,怎么样?”
老李团长大喜:“好,就这么办,我们也登机一同前往,飞行团团部的人可不能是纸上谈兵的花架子。”
其他几位团部军官也纷纷赞同。
方文点头道:“那好吧,我飞1号机,邵思慎飞2号机,就两架炮舰机参加行动。以我们俩的技术,问题不大。你们要去就充当1号机的射击手和弹药手,能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