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甘宁跨江击杀郑宝后,整个庐江郡沿江各县都人心惶惶,南部第一大县皖县也不例外,各种小道消息乱飞,一时间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在皖县靠近南城门处有几座大宅,这里软禁着袁术的部曲和家眷。
刘勋争夺传国玉玺失败,只俘获了袁术的家眷和部曲,降卒编进了军队,袁术的妻子冯氏、儿子袁曜,兄弟袁胤和两个女儿,还有部下张勋、杨玄以及他们家眷等等部曲共三百余人都被刘勋安置在皖县。
说是安置,实际上是软禁,刘勋想把他们献给朝廷,他已派人去许昌和曹操讨价还价,一旦达成协议,这些人质就会立刻启程送往许昌。
这天中午,一名军候走到大宅内的一座小院前,见左右无人,便将一张纸条从门缝内塞了进去,随即敲了敲门,便离开了。
片刻,从一间屋子走出一名男子,年约三十岁左右,身材中等,看起来颇为精明能干。
男子叫桥安,魏郡人,是袁术手下大将桥蕤之弟,桥蕤年初不幸被曹操所杀,桥安便带着大嫂和两个侄女准备跟随袁术北归。
不料袁术被刘备和朱灵击败,不得不又退回寿春,在半路被甘宁所杀,抢走传国玉玺,袁术家人和手下部曲全部被刘勋俘虏,也包括了桥安和桥蕤的妻女。
桥安一眼便看见落在门前的纸条,他连忙上前拾起,打开看了一眼,顿时大喜,连忙来到正房敲门道:“大嫂!”
片刻,门开了,房间里是一名中年妇女,年纪也差不多三十岁出头,荆钗布裙,面容憔悴。
女人正是桥蕤之妻,姓杨,魏郡人,丈夫死后,她带着两个女儿一直在为丈夫守孝。
她的两个女儿都在房内做针线,一个年约十二三岁,另一个稍大一两岁,看起来就是一对姐妹,两人容颜极为清秀,或许是营养不良的缘故,姐妹二人都显得比较瘦弱,面带菜色,掩盖了她们的姿容。
“叔叔有事吗?”
“我有大嫂伯父和堂兄的消息了,他们确实在柴桑,杨景目前出任柴桑主薄。”
杨氏眼中迸射出惊喜之色,她也是出身魏郡大户,父亲曾任魏县县令,十年前,全家人不幸死在黄巾之乱中。
她还有一个大伯,曾出任柴桑县尉,堂兄杨景也在柴桑,就不知道他们现在还在不在了?
现在大伯和堂兄都在柴桑,让她怎么能不激动万分。
“那怎么办,我们能不能想办法逃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