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川书院现在这点人,还是太少了。”</p>
看着韩青,张远声音平静:“格局,思路,都要打开。”</p>
“齐国公府缺的是能制胜于万里之外的智勇将帅,不是光会谋算,不计得失的儒道谋士。”</p>
格局,思路。</p>
不只是韩青,一旁的赵正庭和魏明尚,全都被张远那雪域五万镇守文职的庞大数字给震傻了。</p>
他们眼中只有玉川书院,只有每年那层层选拔的官试。</p>
他们根本没有想过,官试之外,还有许多办法,让这些学子学以致用。</p>
直到许久之后,韩青方才长舒一口气,轻声道:“张大哥,我终于明白,太岳先生为何要推行补天之鞭计划了。”</p>
“补天就是开天,让无数无力与真正精英争夺机缘的年轻人开辟新的天地。”</p>
“仙秦有天骄争锋,可其他的同辈之人,也不该成为别人的棋子,成为争斗的垫脚石和牺牲者。”</p>
“我们没必要缩在皇城,缩在上三洲。”</p>
“九洲天地,大有可为。”</p>
“年轻人,就要到年轻人该去的地方去。”</p>
……</p>
看着韩青那仿佛恍然大悟的惊喜,张远承认,那位可能与自已同宗的太岳先生,有着无比可怕的儒道手段。</p>
或者说,这不是手段,而是其自身修行的魅力所在。</p>
他能让无数年轻人狂热,让何瑾那样的人都甘愿被驱使。</p>
这等人物,必然有着外人所不能有的个人魅力。</p>
或许,也只有这等人物,才能得到帝王信任,主持变法。</p>
仙秦天下,传承无数万年,敢变祖宗之法者,屈指可数。</p>
上一个动仙秦律法的人,是国相张天仪。</p>
韩青走出小院的时候,有些神思不属,时而握拳,时而咬牙,面色涨红。</p>
赵正庭跟魏明尚比他更不堪,走路时候几次撞柱子上。</p>
后堂之中,张远面带微笑。</p>
“张远,你所说这些机缘,恐怕非玉川书院学子能独享,”欧阳凌目光落在张远身上,微微皱眉,“如此大事,怕也不是你能决定。”</p>
她并未等张远说话,面上露出几分思索之色。</p>
“但你所说,并非完全虚构。”</p>
“这就像《雪域行记》之中所记载的珍藏矿产,虽远却在。”</p>
抬头,欧阳凌的大眼睛之中带着惊喜和睿智:“就跟《雪域行记》一样,你是想借玉川书院之力造势?”</p>
“一旦儒林风声传遍,那时候大势推动,沧澜江商道贯通将更加容易。”</p>
“你说的都是真的,三洲伐蛮也是已经定下的大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