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若一直将钱粮分与贫困吏民,左将军又如何弥补军需?”贾逵张了张嘴,问出了另一个想问的问题。
刘备营中的万余兵马是需要大量的粮草度用的,仅靠上党运粮并不现实。
战祸之所以会被归纳在人祸一类,便是因为一旦开战,战场波及的城乡士民便会遭到双方兵劫掠。
犯境一方,美其名曰“因粮于敌”;守境一方,美其名曰“筹粮御敌”。
然而不论是犯境的还是守境的,都不可避免的会对战场波及的城乡士民劫掠。
讲点儿仁义的,会如刘备一般劫豪强济饥民;不讲仁义的,直接泗水为之断流。
人祸无情,堪比天灾。
“的确是难事。”刘备没有故意在贾逵面前虚伪掩饰,而是坦率的承认了将钱粮分与贫困吏民会导致军需不足的实情,又真诚的向贾逵行了一礼,求问道:“贾县长可有良策教我?”
看着刘备真挚的眼神,贾逵轻轻摇头道:“我为国家长吏,不可”,本想说“不可为贼献策”忽又感觉不妥,改口道:“不可辜负了朝廷恩义。”
“方今乱世,若要拨乱反正而令国定民安,战祸是不可能避免的。”见贾逵左右为难,刘备没有继续逼问,而是走向帐中悬挂的地图,静静的看着。
贾逵嘴唇动了动,欲言又止,化作一声叹息,诚如刘备所言,乱世中,战祸是不可能避免的。
刘备看向皮氏县的位置,静静问道:“听翼德说,你给河东太守王邑送了份战报,称‘皮氏乃兵家争胜之地,需以重兵把守’。”
贾逵沉吟了片刻,承认道:“确有此事,我为国家长吏,若不能为国家守住绛邑,当为国家争取守住河东的时机。”
“不错的计策。”刘备回身转向贾逵:“方才你问我,若一直将钱粮分与贫困吏民又如何弥补军需,我无法回答;但我可以回答的是,倘若战场在皮氏,我能减少粮草因战线过长而增加的消耗。”
贾逵下意识的回想起张飞的七日免战,惊疑问道:“左将军是故意让我给王府君报信的?”
刘备微微颔首:“庞抚军曾对我言,绛邑长既能据小城而阻郭援,定是善兵之人。既是善兵之人,便一定明白皮氏乃兵家争胜之地。可缓攻绛邑,让河东太守王邑有胆子增兵皮氏。若在皮氏一战而定,则河东诸县,皆会望风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