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第222章 张飞套路太深,贾逵走上亲刘不归路

();

回到营中的张飞,当即便派出了大量的斥候去打探绛邑的豪族大户,谁家的田产、房产、工坊、奴客多,谁家最横行无忌骄矜不法

这个时代的县级治所的居住结构,基本上呈现“城小郭大,城乡分野模糊”的特征。

城池也从来不是纯粹的居住区,而是军事堡垒和行政中心。

城墙之内,主要是官府体系如衙署、吏舍、监狱集中区以及本土豪族的高墙深院、工商平民的密集排屋、驻军及眷属的简陋土坯房、流氓奴仆的无地基草棚。

城墙之外,则是家族的“自治王国”,真正掌控资源的豪强大户,会在县城周边建立独立的庄园,譬如绛邑县的豪强大户会占据汾河谷地沃土在城池五到十里内建立坞堡,既受县城庇护,又能规避城内赋税监管。

单个的豪强坞堡通常会聚集三百到五百人,包括族亲、部曲、工匠、奴仆,强一点的豪强坞堡甚至能容纳千人以上。

再以绛邑为例,整个绛邑县在城内户署登记的户籍也就八百余户,而豪族坞堡加起来却有近两千户被列为庄客被统计为“附籍”,附籍是不用向朝廷纳税的。

受生计所迫不愿纳税而散居在乡野的也有千余户,这也是贾逵这个绛邑长当得憋屈的主要原因。

一个几千户的小县,贾逵只能向八百余户征税,豪强大户那近两千余户贾逵惹不起,乡野散居的千余户贾逵又不愿意效仿袁谭一般去强行抓回来。

看似权力中心在绛邑城内,实际上财富根基都在绛邑城外,而最令贾逵憋屈的是:城池又往往是最先受到攻击的!拿下城池的敌将大抵都会去抢城内士民的钱粮,然后派人去安抚城外豪强大户象征性的索要点好处。

也有直接抢豪族大户的,但一般这样的人到最后都会受到豪强大户的反噬,最典型的便是曹操了,能抢得整个兖州的豪强大户都联合起来反曹操。

对豪强大户而言:既然你不讲规矩抢我的钱粮,那我就主动将钱粮分给别人,总会有人愿意执行老规矩“豪强的钱粮原路返回,百姓的钱粮五五分账”。

尤其是河东、关中一带,拥兵自重的豪强武装都有几十股,关中诸将虽然以马腾、韩遂为首,实际上也是几十股豪强武装凑到了一起。

这无关对错,而是立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胜则为王,败者为寇。

在整个河东、关中一带,县令在城内征发在籍民户,而城外豪强对此视若无睹,这种城乡割裂、基层崩坏,比比皆是。

即便是河东太守王邑,也时常是令不出安邑。

王邑不敢派兵来救绛邑,也有这方面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