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 第64章 诸葛亮舌战群儒,有人坐不住了

();

诸葛亮又开始忙碌了。

谋划策略、掌管钱帛、筹措粮草、打造军械、操练兵马、调整政令、整饬吏治、征收赋税、赈济饥民等等,逐一过问。

但较之以往不同的是:

诸葛亮有人可用!

除了庞统、徐庶等原班人马外,又多了陈震及其属吏。

另有部分慕名而来观阅抄录的士子,在为诸葛亮办事。

只因诸葛亮利用不满二十的年龄优势,以“狂生”的身份在高唐摆下辩台:能辩赢诸葛亮的,可以任意取走三卷藏书;不能辩赢诸葛亮的,得给诸葛亮当三个月的属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三卷藏书的丰厚奖励,令众士子眼馋得紧。

兼之诸葛亮的年龄太具有迷惑性了。

谁又能想到,一个不满二十的士子,实际上是个活了五十余岁的老登?还是个当了丞相的老登?

诸葛亮与众士子辩论,犹如老叟戏顽童。

再自诩天才的士子见了诸葛亮都得诚服。

所谓天才,只是见诸葛亮的门槛!

更绝的是:诸葛亮认为一个一个的辩论太费时间,竟然让在场数十个士子同时参与辩论,上演了一场“舌战群儒”的好戏。

一时之间。

诸葛亮的名望亦是与日俱增。

有机灵的士子瞧出了机会,明知辩不过诸葛亮依旧要与诸葛亮辩论,只为输了后能给诸葛亮当属吏!

现在是属吏。

将来呢?

进步的蹊径摆在眼前,岂能让其擦肩而过?

而有了众士子的加入,诸葛亮可以将繁琐如“监督”、“复查”等基础性工作都分出去。

草创阶段,诸事简单,只需要众士子严格遵守诸葛亮制定的流程和规范,就可让诸事无虞。

既不会要求太高而让士子无所适从,又能让士子增加政务处理的经验。

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