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隆万盛世 1480流言

甚至,有时候要铸造多门火炮进行反复实验,金钱直接就撒出去了。

记得当初工部最先自己铸造长管炮的时候,连续铸造十余门都不行,消耗不少火药进行测试,其中还炸了几门。

最后,还是从壕镜学到铸炮技术再完善,才算掌握了这门铸炮技术。

几千两银子在工部的摸索过程中就这么华丽的花出去了,而壕镜那边也付出上千两银子的代价。

“此事,工部可以会同礼部、锦衣卫做下去,但是户部那边不会资助多少银子,所以得他们自己想办法筹集。”

张居正开口说道。

他必须这么说,担心工部以后每年都向户部要三、五千两银子,户部有几个千两银子这么浪费。

“所以,我才说可以允许把一部分已经不用的火铳卖给、琉球这些比较恭敬的藩国。”

魏广德开口说道。

好吧,算是把下面一些人的灰色收入直接抢过来,让工部公开去做,赚的银子补贴火器开发。

“其实,一些不太实用的,比如早前铸造的一批鸟铳,也可以卖给和琉球等藩国,也包括苏禄王国,他们之前就请奏,想要购买我大明的水师战船和火炮,也可以把淘换下来的给他们一些。”

魏广德继续说道。

他口中早前的鸟铳,其实是南京那边最早铸造的一批鸟铳,其中一支还在魏广德手里。

那批鸟铳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只是后来在运到北方边镇后发现,因为口径偏小,弹丸的破甲威力不够。

自然,北军看不上这批鸟铳。

实际上,对北方边军来说,如果不能打穿蒙古人身上的皮甲,这样的火器和烧火棍子没区别。

于是,这批鸟铳被退回军械库封存,没有直接销毁,因为江南卫所里还有不少,所以时不时也会发运一批到南军各卫所里。

李成梁当初就点名不要这批鸟铳,因为他是北边来的,当然知道朝廷手里还有这种中看不中用的火器。

南军能用,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披甲的敌人。

铳口对准的,也就是所谓的暴民,自然能用。

魏广德就想着废物利用,卖给和琉球,反正他们的敌人这方面力量薄弱,这些火器还是有杀伤力的。

“苏禄国那边,可以卖一些福船和单层炮船给他们,少量的火炮和鸟铳。”

张居正对苏禄国印象不错,对大明很恭敬,虽然百余年没有来往了。

可之前仅凭官军随身携带的腰牌,苏禄国就愿意集结大军协助明军作战,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明军最先进的双层炮船不能卖,但单层的可以。

对于对外军售国中增加苏禄国,张四维和申时行也都不反对,这都是早前的印象分在起作用。

“既然如此,那就先定下这三国,如果以后还有其他藩国请奏,我们再商量。”

魏广德见此也不欲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开口拍板道。

张居正微微点头,随后张四维和申时行也都出言附和,算是把大明第一批军售国定下来了。

“那可以让礼部给三国发文,若有购买我大明军械的意思,可以同兵部和工部联系,协商达成一致后上奏。”

魏广德这么说,其实就是把整个规矩定下来。

先谈生意,谈好了上报朝廷批准就可以执行军火交易了。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可以在洽谈前把消息尽可能隐藏起来,不让太多人知道此事,免得到时候什么阿猫阿狗都想掺和进来,分一杯羹。

别看工部和兵部,还有他魏广德貌似很牛逼,但那又怎么样,那些人虽然不能成事儿,但却可以坏事儿。

到时候只要上道反对奏疏,弹劾这弹劾那,就可以把事儿搅黄。

比如说兵器单价太低,怀疑参与谈判官员和藩国使者私相授受,这谁说得清。

至于说追查没有,他一句风闻奏事就完了。

估摸着张居正还是很乐意看到这样的场面的,让魏广德头疼。

他们的关系就这样,大是大非问题上户保持一致,不过私下里争斗也多。

就算他们不斗,身后还跟着一帮子人,他们也想进步,也会逼着他们在内阁斗一斗。

“此事,下来写一道题本送去乾清宫吧,也要给宫里知会一声才好。”

魏广德又说道。

“嗯。”

这次,三位阁臣都没有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