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脑袋好痒,要长脑子了。”</p>
“这不是很基础的常识吗?不会有人不知道吧。”</p>
在看节目的一些小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这方面的知识。</p>
你硬要说的话,这是属于初中范畴的地理知识。</p>
可是你让小学生去学,他们不会吗?</p>
在电视机面前坐着小板凳的小明一下子就记住了。</p>
“不就是很简单的知识点吗。”</p>
“就像是蛋糕分成三层一样。”</p>
“最上面我们生活的就是地壳。”</p>
“下面一层是地幔,最底层地心的位置是地核。”</p>
“地壳和地幔之间的分界叫做莫霍界面。”</p>
“地幔和地核之间的分界叫古登堡界面。”</p>
小明的爸爸拍了拍小明的肩膀,“可以啊儿子,一下子就记住了。”</p>
叶真面对镜头微微一笑,“大家有没有好奇过,这一些层面都是怎么分出来的?</p>
为什么这里到这里是地壳,这里到这里又变成地幔了。</p>
这一切还是依靠震动来划分的。</p>
地理学家是根据地震波的速度来划分出不同的层面。</p>
当年发现古登堡界面的时候。</p>
是因为科学家古登堡在研究地震波的时候。</p>
发现地震波在这里会发生断层。</p>
所以才确认了这里是地核地幔的分层。</p>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于蓝星内部结构的了解。</p>
都是来源于震动的探索。</p>
根据震动来分辨蓝星的内部结构。</p>
曾经大家以为我们都可以载人上天了。</p>
在蓝星上钻个孔,岂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p>
甚至于在当年冷战的时期。</p>
米国和前苏联两个国家都是这样想的。</p>
他们都想要钻出来一个洞,直接通向蓝星的另外一边。</p>
在上个世纪的时候,前苏联就曾经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p>
钻了一个当时人类最深的孔洞。</p>
科拉超深钻孔,不过是12263米而已。</p>
所以钻孔去研究蓝星内部,太过于困难了。</p>
前苏联挖了十多年才一万两千多米而已。</p>
所以我们要研究蓝星内部,现在只能够依靠震动。</p>
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p>
有科学家发现在我们蓝星内部,有两个巨大的异物在地幔里面。</p>
这两块巨大的异物有多大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