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监军部,在门外等候的怀恩连忙上前,递过去一张手帕。</p>
李彻也没拒绝,顺手接过来擦了擦脸上的汗:“这天气越来越热了。”</p>
怀恩连忙附和道:“是呢,奴婢来之前还以为这关外每日都是寒冬,没想到这里的春夏也如此炎热。”</p>
从刺杀事件过后,怀恩就正式跟在李彻身旁,成了贴身太监。</p>
最开始李彻还不适应,但逐渐发现,这小太监很有分寸。</p>
不仅没有寸步不离地监视自己,而且将日常事务处理得很井井有条,只能说不愧是宫中出来的人才。</p>
熟悉了之后,李彻索性就让他跟着自己了,一个小太监而已,翻不起什么风浪。</p>
“这就是不读书的坏处。”李彻瞟了怀恩一眼,“天下只有两处地方终日寒冬,南极和北极。”</p>
“是是是。”怀恩赔笑道,“奴婢粗鄙无知,却是惹得殿下笑话了。”</p>
“想要陪在本王身边,还是要读些书的,不然如何帮我处理公文杂事?”李彻随口说了一句。</p>
“奴婢明白,这几日已经开始读书了。”</p>
“哦?”李彻来了兴致,“你读的什么书?”</p>
怀恩挠了挠头:“读了一本《春秋》,但有些地方看不懂。”</p>
李彻嘴角微微抽搐。</p>
你小子还读上《春秋》了?给关二爷报备了吗?</p>
不过《春秋》还是很难懂的,这小太监能读下去,说明他还有些学习天赋。</p>
李彻还是很在意人才培养的,谁说太监里没有人才?</p>
不说下西洋的郑和,那王承恩、蔡伦、高力士、司马迁不是都名留青史了吗?</p>
嗯?好像混进去一个奇怪的人?</p>
李彻随口道:“别读《春秋》了,不适合入门。本王写了几本启蒙书籍,到时候送给你一份。”</p>
怀恩大喜,立刻下拜:“奴婢残缺之人,怎敢触碰殿下大作?”</p>
李彻摆了摆手,没太在意:“行了,什么残缺不残缺的,书写出来就是让人读的。”</p>
为了配合‘扫盲教育’,李彻写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书。</p>
这些书虽然有不少糟粕思想,封建思想严重、轻视女性、轻视劳动。</p>
但在大庆这个时代,这些书的内容符合**正确,删减改动一下,当做启蒙书还是可以的。</p>
怀恩眼角含泪:“奴婢谢殿下大恩。”</p>
“行了,行了。”李彻不耐烦道,“又掉小珍珠,和诸葛先生学点好的,别总哭哭啼啼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