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突厥此次来势汹汹,显然是有备而来,突厥铁骑机动性强,作战勇猛。”
“野战是不行的,臣认为我们应该放弃城外,固守城池。”
在宇文化及话音落下之后。
杨义臣立刻站出来反驳道:“陛下,臣不认同太仆少卿的建议。”
“这次突厥进攻幽州和以往不同,固守城池不可行。”
“以往突厥都是以劫掠为主,所以我们可以固守城池,等待突厥自动退去。”
“可这次突厥联合靺鞨,契丹,室韦等众多草原部落进攻幽州,其显然是有备而来。”
“我们在固守城池,只是被突厥靺鞨,契丹,室韦等众多草原部落围困。”
“臣认为应当调集大军,入幽州道构筑防御工事,阻挡突厥骑兵的进攻脚步。”
“同时派遣使者前往突厥,试探他们的意图,看是否可以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杨义臣,代州人,本姓尉迟,父亲尉迟崇,仕北周,为仪同大将军,率兵镇守恒山。
当时,杨坚任定州总管,尉迟崇知道杨坚相貌非常,常常与他交结,杨坚对他很亲近。
杨坚代北周,建隋称帝后,尉迟崇被封为秦兴县公,后在与突厥交战中死去。
当时杨义臣年幼,有官无职,被隋文帝收养在宫中,以卫士身份宿守宫廷。
其间,隋文帝不断对他进行赏赐,除赐姓杨外,还将他的名字编入皇家宗谱,作为自己的从孙对待。
杨义臣生性谨慎忠厚,善骑射,有将领之才,因此杨坚很器重他。
开皇十九年突厥达头可汗进犯边塞,杨义臣以行军总管身份,率领步兵、骑兵三万人马,出白道,与突厥军相遇,交战,大破突厥。
开皇二十年,突厥又进犯边塞,雁门,马邑二地多受其害,杨义臣出兵击破突厥,突厥败逃塞外。
杨义臣跟突厥交战多次,对突厥很是了解,也十分清楚突厥的战力。
所以他一直都认为杨铭是挡不住突厥。
尤其是得知突厥联合靺鞨,契丹,室韦等众多草原部落进攻幽州。
他就更加不看好杨铭了。
他认为想要挡住突厥,靺鞨,契丹,室韦等众多草原部落的进攻。
那么对就必须要派遣数十万大军进入幽州。
可他也知道,如今的大隋根本就调动不了那么多兵马了。
所以他才建议派遣使者前往突厥,试探他们的意图,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可他的建议让杨广很是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