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了。
彻底的败了。
杨铭屠杀十八家世族,勋贵。
这让世族,勋贵愤怒,以及恐惧。
愤怒的是杨铭太过大胆,竟然敢屠杀世族,勋贵,丝毫没有顾忌。
恐惧的也是杨铭太过大胆,竟然敢屠杀世族,勋贵。
为此数十年没有团结在一起的世族,勋贵,为了此事团结在一起了。
世族,勋贵团结在一起。
这样的局面,哪怕是杨广也要忌惮不已。
于是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太原王氏的家主,世族在朝堂的代表人物,王兴昌就准备利用这个机会打压杨广帝威。
他准备着让言官御史弹劾裴仁基,许国公,荣国公,苏大将军等人。
这些人除了裴仁基,尽皆是朝堂的帝党。
言官御史弹劾这些人,杨广定然会反对的,而接下来就是世族,勋贵逼宫。
这也是最为主要的,只要杨广妥协,那么世族,勋贵以后也可以这样对付杨广。
可是让王兴昌没有想到的是。
杨广没有一点的妥协,还硬刚了世族,勋贵。
王兴昌为了世族,依旧硬着头皮对抗杨广,可其他世族,勋贵退缩了。
王兴昌一人也是有心无力。
他心里不断的咒骂这些世族官员和勋贵官员。
在他看来,只要世族官员,勋贵官员没有退缩,那么杨广必然会妥协的。
毕竟如今的大隋最为需要的就是稳定,为了不破坏这一点,杨广一定会妥协的。
而这种妥协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可世族官员,勋贵官员退缩了 。
这也让他知道,杨广的帝威依旧存在,依旧是那么强势。
他知晓他惹怒了杨广,他的结局不会太好。
他已经无惧生死了,只是有些不甘心,他准备用好最后的时间保下言官们。
可谁知道,杨广手中有言官们的把柄,甚至还有勾结言官们的世族,勋贵名单。
这其中甚至有他们太原王氏的嫡子名字。
为了保护太原王氏的嫡子,他选择放弃了言官们,也放弃了言官御史的官位。
让杨广重新掌控了言官御史。
而这一系列的变化也被朝堂的百官看在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