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四合院:众禽刁难,反手开启工业强国 第二十七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江辰点了点头,“继续严密监控他。看看他接下来会怎么做,会把这些信息传递给谁。”

他知道,王涛拿到信息后,肯定会第一时间联系他的上线。

而这个上线,很可能就是那个名叫“李明”的港商。

与此同时,对“李明”的秘密调查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保卫科通过技术手段,成功监听了“李明”在京城饭店房间内的部分通讯。

他们发现,“李明”确实在使用一种特殊的加密通讯设备,与境外的一个ip地址进行联系。

通讯内容经过破译,虽然大部分是商业术语,但在其中夹杂了一些只有内部人员才能理解的暗语,内容涉及“货物样本”、“技术参数”等词汇,与“天河”项目高度相关。

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对“李明”的活动轨迹和接触人员进行分析,发现他除了与一些所谓的“港商”、“外国商人”接触外,还与京城的一些文化机构、高校人员有往来,甚至与一些军工厂的基层员工有隐蔽的接触。

这印证了陈雪茹之前打听到的信息,他们的渗透网络比想象中更加庞大和复杂。

“江辰,我们初步确定,这个‘李明’并非真正的港商,他的真实身份很可能是某个国家的情报人员,或者为某个情报机构服务。”

李卫民严肃地对江辰说道,“他使用的通讯设备和加密手段,非常专业,不是一般的商业行为。”

“看来,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训练有素的间谍。”

江辰沉声道,“他们以商业和文化交流为掩护,试图窃取我们的核心技术。”

“是的。”

李卫民点头,“现在最关键的是,他们通过王涛拿到的那份‘假数据’,会传递到哪里?这个‘李明’是否就是最终的情报接收者?或者他只是一个中间环节?”

“我们必须跟踪这些信息的流向。”

江辰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既然王涛拿到了信息,他肯定会想办法传递出去。而‘李明’很可能是他传递信息的渠道之一。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顺藤摸瓜。”

他建议,一旦王涛试图将信息传递给“李明”或者其他可疑人员时,保卫科要立刻进行布控,但不要急于抓捕,而是要秘密跟踪信息的传递过程,看看最终会流向哪里。

“这风险很大。”

李卫民有些担忧,“万一信息被传递到境外,就很难追回了。”

“李叔叔,我们传递出去的是‘假数据’,即便是传递到境外,也不会造成实质性的损失。”

江辰解释道,“相反,如果我们能通过这个机会,摸清对方的情报网络结构,甚至是境外接收情报的机构,那将是巨大的胜利。当然,我们会做好一切准备,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切断信息流,并进行抓捕。”

李卫民权衡利弊后,最终同意了江辰的方案。

他知道,要彻底清除这个威胁,就必须冒一些风险。

接下来的几天里,王涛显得异常兴奋和紧张。

他每天下班后,都会去那个公共电话亭打电话。

保卫科的同志虽然无法监听电话内容,但他们注意到,王涛在通话时,语气显得更加恭敬和急切。

终于,在一次通话后,王涛没有像往常一样回家,而是骑着自行车,朝着京城饭店的方向赶去。

保卫科的跟踪小组立刻跟上。

王涛并没有直接去京城饭店,而是在附近的一个僻静的胡同里停了下来。

他下车,不安地看了看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