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阎赴让张炼和阎狼把刚刚购买的东西拉回客栈,好好看守。
目睹马车在风雪中颠簸离开,这才伸手摸着怀里另外一叠诗词,再度迈步,前往临泉栈。
果然,阎赴前脚抵达临泉栈,张孝后脚就跟上来了。
“阎孝廉。”
花钱直接带着阎赴入了包厢,张孝才恭敬拱手,不过此次也不只是他一人。
身后赫然还跟着四五个生员,一同拱手,眼神热切。
阎赴并未意外。
纨绔子弟自然容易汇聚一处,张孝从自己这里得了诗词,身边的纨绔好友最清楚不会是他所作。
逼问之下,张孝也只能道出实情,带着一群好友再来寻他。
“学生,崔清源,见过阎孝廉。”
“学生马福山,见过阎孝廉。”
几人一一恭敬见过礼,这才纷纷落坐。
张孝眼见一众好友不好意思开口,索性大方询问。
“阎孝廉,学生这些好友,也想买大人手里的诗词,不知道大人还有没有存货。”
他知晓一个进士能出来卖诗词,已是极为缺钱,也没遮遮掩掩。
话音落下,一众生员期待抬头,目光不转。
“诗词自然是有的,但剩下这些,都是顶好的,却不是之前的价了。”
生员崔清源摆手,满不在乎。
“大人不必介怀,银两不是问题,吾等只是缺一些诗词充充门面。”
阎赴点头。
大明的科举不是中了秀才,能免赋税就能甩手整天吃喝玩乐的。
越是考中了,越是要入县学,一年要经历县学的教谕等学官考核月考,季考。
虽多是考核四书制艺,但文采也是极重要一点。
这些诗词,对有钱的生员,秀才来说,自是急需。
“这些诗词,便竞拍吧,一首底价二十两银子,价高者得。”
二十两。
崔清源,马福山几人对视,这已算是许多人家一年收入,只是片刻几人便咬牙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