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琬看向诸葛亮。
“丞相何意?”
诸葛亮说道。
“我已知司马懿将军队大张旗鼓北调所做何为!”
看着蒋琬还未想清其中关键。
诸葛亮走近舆图用手在在青、徐、扬三州之外的大海之上以羽扇由北向南画出一条路线。
“司马懿是想从海路进攻建业。”
“如此以来司马懿所做一切全都能说通!”
“公琰你刚才所说,司马懿北调军队因路途太远,无法出其不意对建业进行攻击。”
诸葛亮在刚才所画之路线之上再次用羽扇一比。
“可他要走海上将可达到这一目地。”
“战船每日的行进速度可在百里之上,而且运兵极多!”
“琅琊等地又有大型出海渡口,可容水师大军出海,也就是说司马懿的军队可从琅琊、东海等登船南下,而其他部队则继续佯装北上以迷惑吴军暗探监视。”
诸葛亮摇头羽扇走回自己座位慢慢说道。
“不用隐瞒多久,只需十日时间,司马懿的从海上出发的水军就可直抵建业城下!”
诸葛亮冷笑一声。
“我们都将目光放在陆地之上的行军路线却忽视了海上,那里行军虽冒险,可正因如此也是一条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捷径!”
“先以胡兵五部联军牵制住我,而后再以称吴国梁王之举示弱孙权让其大意,接着将所有中原部队北调青州摆出与我汉军决一死战之架势,让孙权以为他再也没有威胁;进而孙权调集兵马放手进攻我大汉巴蜀之地,这一步步走下来可是不输当年赤壁之铁锁连环计也!”
诸葛亮有些欣赏又有些警惕的说道。
“短短两年之内布下如此之局,冢虎之名、名不虚传也!”
“这一次司马懿技高一等,我军在永安与吴军死战未得到好处,孙权江东亦危矣,只有司马懿达到自己目地。”
蒋琬说道。
“属下以为也不尽然,孙权也不是善与之辈,司马懿未必轻易得手。”
诸葛亮笑着说道。
“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看孙权、司马懿这一局到底鹿死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