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嘲讽道:“就这还号称撵山、采药的高手呢,要是走到一半腿软走不动了,难不成还得我们抬着他走?”</p>
甚至有人悄悄问彭世文:“教授,这宋兄弟该不会是个花架子吧?”</p>
面对这些质疑,彭世文只是微笑着,没有作答,默默地跟在宋阳身后走着。</p>
越往山林深处行进,穿越树林愈发艰难,山路也越发陡峭狭窄。</p>
不知不觉间,几个青年远远地落在了后面。</p>
突然发现彭世文和宋阳不见了踪影,这几人顿时慌了神,赶忙四处张望。</p>
一抬头,却惊见宋阳和彭世文不知何时已经跨过两条山间溪流,出现在对面大山的半坡上。</p>
两人依旧不紧不慢,一步一步地走着,神态悠然,仿佛在闲庭信步。</p>
宋阳在一道山崖边停了下来,对彭世文说道:“彭教授,您在这儿休息会儿吧!”</p>
彭世文点点头,一**坐到地上,伸手用力捶打着自己的双腿。</p>
宋阳看了他一眼,又环顾四周,发现崖畔生长着成片的鸡骨头木。</p>
于是,他抽出柴刀,钻进树林,挑选了一些笔直的树木砍下来,拖到崖边,动手修理枝叶。</p>
这种鸡骨头木,长到酒盅粗细便不再生长,质地坚硬无比,砍下来做成拐杖再合适不过。</p>
不仅在汉中的杂货店里常见,就连桃源镇逢赶场时,也总能看到有人将其砍回去,在火塘里用火烧一下,剥去外皮后校直,再精心修整打磨,然后拿去售卖。</p>
当几个青年气喘吁吁地赶到崖边,一**坐下,擦着汗、**腿的时候,宋阳已经将简单加工好的拐杖分给他们每人一根。</p>
“怎么样,现在还嫌走得慢吗?”彭世文笑着问几个学生。</p>
其中一人满脸疑惑地问道:“我就奇怪了,明明你们走得那么慢,怎么反而走到前面去了,还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p>
彭世文看着他们,微微摇了摇头,说道:“穿山行路的人都有个习惯,无论在平地还是山间,他们走路的速度始终如一。</p>
哪像你们,穿山走路全凭一时兴起,这样最是耗费精力,还嫌弃小宋走得不快。</p>
我也是进了多次山,跟向导们学来的这门道,即便如此,我也只能勉强跟上小宋的步伐,他已经特意放慢速度照顾你们了。</p>
穿山赶路,这其中也是有学问的,你们啊,连走路都还没学会呢。</p>
而且在这一路上,小宋披荆斩棘为大家开路,还做了各种出山的标记,你们又做了什么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