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宋阳重生1979发家从采药开始 第212章 袁大头

他暂时停手,用一根带钩子的小木棍,往蜂脾下面掏,想把石洞里面的杂物掏出来,数一数还有多少蜂脾,再适量割取。</p>

谁能想到,扒拉了没几下,一个圆形薄片被钩了出来。</p>

宋阳一开始以为是个小碎石片,结果伸手拿出来一看,整个人都愣住了。这个圆形薄片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上面似乎还有图案……难道是袁大头?</p>

他赶紧擦掉上面的泥污,手中物品的真实面貌显露出来,竟然真的是一块银元,而且是最常见的袁大头。</p>

这石洞里怎么会有银元呢?宋阳立刻想到,这肯定是有人藏在里面的,用石头封堵后,这里就成了一个诱蜂洞。</p>

里面还会有吗?宋阳心里既惊喜又充满期待。他继续用小棍在里面钩拉,没几下,又一块银元被勾了出来,这次是背面有盘龙的光绪元宝。</p>

再继续扒拉,又勾出一块宣统三年,背面镌有团龙围绕“壹圆”二字的大清银元。</p>

接连勾出三枚银元,宋阳心里越发惊喜。他干脆用小棍往里面捅了几下,从手感能感觉到碰到了东西,确定小石洞最里面还有不少。</p>

他的心情一下子激动起来,万万没想到,居然在这蜜蜂窝里找到了值钱的东西。</p>

银元是清朝光绪年间才正式开始铸造的,民国初期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并大量铸造。</p>

解放后,国家一直在收兑老银元。宋阳曾拿着偶然得到的两块银元去兑换过,也听老人们说起过相关事情,了解得还算清楚。</p>

在五零年代,银元按重量和成色分为甲乙丙三等来计算收兑价格。袁大头、站洋等是甲类,龙洋、船洋、孙头、鹰洋等是乙类,其余的是丙类,最开始两毛钱一个银元,后来涨到四毛,再涨到一块钱左右。</p>

到了六零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银元不再分类,每枚兑换价格为一元,七三年以后,价格涨到两块五,也不知道今年价格有没有变化……这是按照银子价格回收,没考虑收藏价值。</p>

但宋阳知道,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开放,赶场时能看到有人摆摊收购银元,他在手机上也刷到过鉴宝和买卖银元的视频,清楚价格不低。</p>

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笔意外之财,只是不知道数量有多少,里面还有些什么。</p>

他强压着内心的激动,朝一旁等着的冯晓萱走过去,神秘兮兮地说:“晓萱,给你看个好东西!”</p>

“什么好东西?”冯晓萱好奇地问。</p>

“你把手伸出来……”宋阳笑着说。</p>

冯晓萱依伸出右手,但看着宋阳古怪的笑容,又赶紧缩了回去:“你想吓我是不是?手里是不是有虫子之类的东西?”</p>

“真的是好东西,我怎么会骗你,把手伸出来嘛!”宋阳板起脸认真地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