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元璐这话说完,看文章的诸人也从木板上对比的文章中发现了问题。
譬如商青,今日写的文章同乡试的文章比起来,别说文风大相径庭,便是行文更是差了一大截,若去掉名字,很难相信是同一人所写。
“乡试这篇文章雄浑俊爽、情辞兼胜,字句间自有一股磊落不平之气。”有围观的学生忍不住赞叹道。
“在下好像在哪里见过类似的文章”有人蹙眉深思。
“今日写的这篇,格律乖舛,气象卑弱,难道文章还能越写越差劲了?”旁边学生没有听见这话,继续点评道。
“商青也别说了,还算是篇文章,你看这个叫刘文山的,写的那是什么不通的玩意儿?格律还是错的,这里用典也用错了,你们看看,他这里竟然连字都是写错的!”
“就这样的还能是举人?不是说江南文风昌盛,再怎么样也不能选出的举人是这番模样的吧!”
“等等,我想起来了,”一个士子突然喊道:“这篇文章的行文风格,同朝宗是一样的!”
“侯方域?”
诸人闻言再看,眼中起了惊异,若这文章是侯方域写的,怎么会成为商青参加乡试的文章?
“本官的文章?”侯方域也听到了这边对话,他疾走几步站到木板前,越看这篇署名商青的文章越是眼熟,除了几处做了修改之外,完全就是照抄自己的。
“这怎么回事?”侯方域也是惊讶不定,他反复确认数次,面上表情逐渐惊恐起来。
“侯卿,你来解释解释!”朱由检见其模样,瞟了一眼张溥冷笑,而后开口说道。
侯方域忙上前,“陛下明查,臣也不知是怎么回事?臣从未将文章交给商青”
侯方域回头看了领头的一眼,“臣几次往返江南,同他不过几面之缘,并未深交,如何会为他捉笔,不不不,臣就算有莫逆之交,也不会行如此舞弊之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