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严晶心这么一说他才明白,很多方剂里的成分它就不是药,而是为了制造一个平衡环境。</p>
魏溯难想到了神龙教的血池。</p>
原来他将血池当作是编剧开脑洞瓦特了,可现在他觉得有可行性。</p>
一直以来人们都将中药视作参与人体内反应的化合物来源,这个用近现代科学来解释中药的观念深入人心。</p>
可科学也不是只有化学一门啊,化学与物理、生物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已经出现了很多化合药物并不针对病灶本身,而是改变体内循环或者作为药效载具,比如高分子药材。</p>
它们并不参与反应,或者很缓慢地参与反应,甚至只是起到改善反应环境的作用。</p>
这样的成份,像不像是一个缓释剂、催化剂甚至一个活性的反应皿。</p>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药确实不需要追求准确的药性药量,因为有个一个微环境来确保人体的安全,在药物和人体之间做了一道隔离。</p>
魏溯难还真没有考虑过这个,灯下黑了,中药的组方胡子眉毛一把抓他一直理解不了,其实很简单,不能将中药当成纯粹的药,至少不是所有的成份都是药,应该把它当成一个活性的保护体。</p>
这跟西药还不太一样,它们不直接作用于病灶,它们与中医本身就是一脉相承的。</p>
中医就不是个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学体系,它从来不会杀死病毒、细菌,都是强调改善人体平衡来达成健康。</p>
其实就是影响内分泌平衡,通过改变内分泌平衡来调节人体以抵御病痛。</p>
而现代科学对于人体内分泌平衡的研究还远不到清晰明了的程度,不然也不会连个抑郁症的发病机理都搞不明白了。</p>
中医的组方就是这样的平衡环境,通过药液与人体的交换,递交有益的部分,隔绝有害的部分。</p>
所以现代科学对于组方就完全没有办法入手,它的模型太复杂。</p>
可这跟血池有什么关系?有的。</p>
以电镀池作为参照,酸性环境是为了让离子可以电泳,并不直接参与反应。</p>
如果血池也是起这样的作用,那么这一池溶液就是为了让形成真气的物质通过溶液聚集到另一个肌体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