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国从杀出长安开始 第141章阻拦

伸手轻轻的摸了摸诸葛亮的脑袋,诸葛玄没说话,只是笑着点点头,“当然这也需看对方的家世,若她们不能幸福,我也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p>

为了不让诸葛亮有太大心里负担,末了,诸葛玄还添了这句。然而少年诸葛亮已经将这件事,铭记进内心了。</p>

以至于在后期未遇明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选择了隐居生活,不愿出仕。因为心高气傲的他明白,那样的仕途注定是在荆襄大族的帮衬下起来的。</p>

他要为自己挣一个名声。</p>

前车里少年诸葛亮已经因为阿姊出嫁的事情,内心暗自下定决心。后车上气氛也很不对劲,诸葛亮有疑惑还可以同诸葛玄讨论。</p>

诸葛均有问题却只能找刘范述说。</p>

车厢前端的车辕上,诸葛均依靠着刘范身旁,有些伤感的埋怨着:“老师,你说叔父为何要答应那蒯家的求亲。阿姊与蒯家郎都不曾见上面,也不知那人如何,就这般稀里糊涂将事情应下来。我替阿姊感到不值!”</p>

**诸葛均的小脑袋,刘范有一搭没一搭的回应着,“有些事情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蒯家在荆州势力庞大,你诸葛氏若想在荆州站稳脚跟,就必须要与大家族交好。其实能够与蒯家结成姻亲也还算不错,最怕的就是被蔡家看上。”</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 </div>

“蔡家?”由于想刻意避开诸葛叔侄二人聊天内容,向朗这次也选择了乘坐后车,当下听刘范的言论,向朗不由疑惑,“蔡氏在荆州可谓是第一大族,在镇南将军身边也颇受重用。若能与蔡氏联姻,应该是最好的事情,伯常为何说不利呢?”</p>

斜睨了眼向朗,刘范靠着背后的车厢门,随意答道:“巨达如此看就略显浅薄了。那蔡氏如今虽然在刘镇南面前尽得倚重,但刘镇南如今已不再年轻,荆州若再由着蔡氏继续把持。说句不敬的话,刘镇南百年后,这荆州归谁都难料呢?”</p>

眸光一凝,向朗怔怔的盯着刘范,许久,才呐呐回归神来,小声不确定道:“伯常的意思是刘镇南会因为忌惮而对蔡氏动手?”</p>

再次斜了他一眼,刘范闭口不答。见状,向朗也沉默不语。</p>

只有诸葛均一人,翘着脑袋在中间若有所思。半晌,他又扭头朝刘范问道:“师父,若我能有你这般厉害的武力,是不是就可以击退外人,保护两位阿姊了?”</p>

神情微愣,半晌,刘范再次伸手揉了揉他的脑袋,并没有回答他关于武力的答案,“其实有些问题,看似困难,真正解决起来也很容易。”</p>

与诸葛均仰起的小眼睛互相对视,刘范认真的点了点头。</p>

而后,诸葛均就似懂非懂的不再说话了。车架继续向北行驶,诸葛玄虽说是要来襄阳,但临近襄阳的时候,他最终还是改变了路线,并没有入城,而是往鹿门山方向行去。</p>

鹿门山,荆州知名隐士庞德公居住的地方。</p>

在那里还有来自颍川的名士司马徽,号水镜先生。昔年诸葛玄在荆州为掾吏的时候,与司马徽和庞德公都是好友,所以此番归来他便选择直接前往鹿门山。</p>

“诸葛公,我等不入襄阳城拜见一下镇南将军,是否有些不妥?”重新回到诸葛玄身边的向朗知道诸葛玄准备直接去鹿门山后,不确定的询问道。</p>

“无妨!”淡然摆手,诸葛玄也将向朗当成自己的一名弟子在看,“我既然已经决定不再踏入荆州官场,就无需与牧府再有何多余的往来,这样反倒可以让刘镇南安心。”</p>

“况且刘镇南关注的也并不是我诸葛玄,而是那豫章太守的人选,我若参与其中,任他自己任命,岂不也是**之美?”看着向朗面上仍有些犹豫,诸葛玄也笑着宽慰,“巨达且放心,我既选择如你老师般过隐居生活,刘镇南就不会再惦记我的。”</p>

提到老师水镜先生,向朗也兀自有些紧张,当初从司马徽身边学成出山的时候,他是信誓旦旦说要做出一番事业,才回来的。可是没想到,家中突逢变故,他还没有来得及向老师辞别,就匆匆返回宜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