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袁太子 第74章声名渐起

三日以后。</p>

陈温于历阳南郊被处斩。</p>

紧随其后,袁耀所为其罗织的罪名布告便贴满了大街小巷。</p>

诸民众聚众细细观之,遂纷纷对将死之人陈温口诛笔伐。</p>

因为,据布告所公布的陈温所作所为,完全是令人怨声载道之事。</p>

但亦有部分聪明之士却觉得布告有蹊跷,或者是看不顺袁氏意图统治扬州的士人也开始借机暗中生事,意欲借此事来抹黑袁氏在民间的声望。</p>

只不过。</p>

尚有一丝抹黑的苗头,部分敢于造谣生事者便于夜色间莫名其妙的惨死于家中。</p>

至此以后,肃然一清。</p>

再无人胆敢在议论诸事。</p>

这也就相当于陈温的罪名已经坐实,再也洗不脱。</p>

从袁耀相继南下定寿春,收成德,克历阳以来,如今又施以雷霆手段名正言顺处斩扬州刺史陈温。</p>

顿时之间,这不由令江、淮诸人纷纷感受到了袁耀雷厉风行的一面。</p>

这……</p>

大多数人开始悄然暗暗议论着:“这……袁公子年纪尚如此清,心机便如此深沉,行事手腕如此雷厉风行,这日后定会是一位心狠手辣的主也!”</p>

“这可不是嘛。”</p>

不过,各人与各人想法不同。</p>

亦有部分士人却看好袁耀的前景,却也讨论着:“不过嘛,我倒觉得,袁公子如此手腕方才是能够问鼎乱世,成大事者所必须具备的品质。”</p>

“陈温本就是朝廷所钦赐的扬州刺史,若袁公子不施以雷霆手段将其处斩,那随着时日的发酵下,岂不是会演变成袁氏强取州郡的局面?”</p>

“那样,舆论局势上将会对袁氏极为不利,届时亦会影响到袁氏坐稳扬州的计划。”</p>

“我倒颇为赞同袁公子的做法。”</p>

一时之间,随着袁耀威势平定整个九江郡,以雷霆手段剿除扬州刺史陈温后,其声名亦渐渐在江、淮之地响彻。</p>

袁耀之名也开始颇为大受诸人议论着。</p>

……</p>

寿春。</p>

袁府。</p>

当收到了袁耀传回的加急捷报,袁术细细看罢,不由抚了抚胡须,以示诸幕僚查阅,遂面露喜色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