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身体转好的空山先生又被吵得不厌其烦,于是再度“病倒”。</p>
手中拿着最近的时报,他看的表情中闪烁无奈:“我已经很努力的施粥放粮了!为何最后还是让百姓提刀造反了?”</p>
这个话题一出来,几个先生的家奴都低头不敢言语。</p>
只有一个小太监笑道:“先生何必自欺欺人呢?您的心也跟明镜似的。”</p>
空山先生的手指微微颤抖了几分,接着将最近的时报放在了报纸堆上:“陛下的粮草,何时能到?”</p>
“已经分发下去了。”小太监淡淡的回答:“一半世家,一半百姓。”</p>
“世家?百姓?”空山先生对于这个一半一半表示无奈,“陛下是很早就预料到了如今的局面了?这才几年?为何腐化得如此之快?”</p>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小太监淡淡的说道,“最近朝廷整理出了《孟子》这一古籍,这其中一句话在下深以为然。”</p>
“孟子?”空山先生眼皮子一挑,“能否借我一观?”</p>
“然也。”</p>
小太监一摸袖子,取出一本精装的《孟子》递给了空山先生。</p>
这些都是古籍,当然也有删改。</p>
但有一些思想却完整保留下来。</p>
杨定可不是朱元璋,朱元璋对孟子大修过一次,删掉了很多“民贵君轻”的思想。</p>
别看老朱得国之正,但终究是坐在了皇帝的位置上,对于一切不利于统治的思想,还是进行了处理。</p>
但杨定无所谓,因为这个时代的思维是世家尊贵,皇帝只是世家推举出来的联合产物。</p>
但是靖国终究是底层在崛起,同时二十级军功爵必须保证良好的运转。</p>
那么孟子的思想保留下来也无可厚非。</p>
其中君臣之义也改了一点,比如首次杨定将社稷提到最高点。</p>
社稷为重,民次之,君为轻。</p>
同时在里头加大了对社稷这两个词的阐述。</p>
接着再把亡国、亡天下两个思想辩论也给了孟子。</p>
“夫邦国之君无德,倒行逆施,国民暴动以灭,一家一姓禅位另一家一姓,取而代之,曰亡国。”</p>
“时暴动之间,披发夷狄趁虚而入,屠城灭国占据诸夏之国,曰亡天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