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我从替身成为皇帝 第404章丧尽天良

靖国,兴阳。</p>

此地为玉马江链接清江的运输节点,而玉马江经过扩宽之后,已经成为沟通西疆的高架运河的下游。</p>

一艘搜船在运河水面上快速航行,将大量的货物从西疆运出来,随后北上送到清江的终点,景阳城。</p>

这里会有将官出人出力将粮草北运,也会有一些慈善组织的人,将粮食运到列国民间去。</p>

比如离景阳城最近的随国。</p>

随国国都为陇下,刚刚迁徙到了这里,随国压根就没有什么心思在陇下建设,而是草草轻点了人口,就跑到景阳城内晃悠,弄得随国表面上是在陇下定都,实际上一切的文章奏折都只能直接送到景阳城的随国公馆里头。</p>

而随国境内的土地,自然是分封给了随国君主的家臣世家们处理了。</p>

因而一场接着一场圈地运动之后,随国境内超过七成的百姓全部沦为世家们的佃奴,予夺予杀。</p>

而一些不甘心成为佃奴的人,携家带口的跑到城市内、景阳城内等地方做工讨生活。</p>

真的很难。</p>

若是没有靖国的商人来这里立下工坊,景阳城的慈善组织时不时施粥,就算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只怕也都饿死了。</p>

至于乡村之中的佃奴,更是饥饿重灾区。</p>

他们一年忙碌,交完租子,交完利息,就发现粮食已经不够吃了。</p>

怎么办?借。</p>

世家们的高利贷,让他们又陷入一轮悲惨的轮回。</p>

实在活不下去了,就去央求主家卖掉自家儿女去靖国。</p>

在他们朴素的观念之中,去靖国的儿女,未来还有活下去的余地。</p>

至于主家作价多少他们也管不了了,三五岁的孩子离开父母家中,远去悠远之地,又有几个能存活?</p>

没人知道。</p>

在这个疾病横行、无论上官还是奴婢都一样寿岁的时代,活着其实已经是最奢侈的事情了。</p>

直到一日。</p>

随国陇下的几个慈善组织的人施粥,来到了一座工坊前架起柴火准备给里头工坊里的人施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