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十五之日,趁着家中婶婶陪奶奶去城隍庙上香。萧桐捧着一盘果子悄悄走进了二房的院子,直奔萧榛的闺阁。</p>
虽然萧氏行运转正常后,陈氏对萧桐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每日见着面都眉开眼笑,“当家长当家短”地叫她,嘴巴像淌过糖水一般甜,还经常遣下人来问她想吃什么,好让厨子准备。</p>
为了维护二房在萧氏行的利益,还派了萧椅去牙行帮忙。</p>
只是态度再怎么改变,有一点萧桐仍是不敢挑战的,就是萧榛和林一方之间的事情。当初两人和离是林家先提出的,陈氏觉得丢脸,放话不让萧榛与林一方见面,阻止她们旧情复燃。这股怨气憋了两年多还未散去。</p>
今日来找萧榛,她特意求奶奶发话让陈氏陪同去上香,好支开她。</p>
如今正是兰花时节,院子里栽种了许多,紫的、白的、红的,各种颜色的花争芳斗艳,看着赏心悦目。</p>
萧榛身着一袭浅绿色衣裳,正在低头浇花,动作优雅而娴熟,恬淡的气质有种女文青的感觉。</p>
萧桐望着那清瘦的身影,笑盈盈地走了过去,“大姐。”</p>
萧榛抬头,勾起了一抹温柔的笑容,“四郎,你怎么来了?”</p>
“给你带了点好吃的。”萧桐把手里的一盘紫色李子呈给萧榛看。</p>
那是时令果子,也是萧榛爱吃的。刚洗过,果上还沾着水珠子。</p>
萧榛笑了笑,让萧桐进屋里坐,然后姐妹两坐在榻上,边吃边谈。</p>
“说吧,这次又想到什么赚钱的路子需要大姐帮忙的?”萧榛直言道。</p>
这些时日即便没与萧桐见上几次面,光是听家里仆人说,她就知道萧桐如今为了赚钱有多么的拼命了。</p>
无事献殷勤,必有所求。</p>
萧桐笑了笑,还是什么也瞒不过她这个聪慧的大姐。</p>
于是她把想排《花木兰》戏曲一事和萧榛说了,并且说了改编的故事脉络,但她毕竟不是古人,原身也是不学无术的败家女,她文的辞自然没那么好,总不能编个白话文话剧出来吧?</p>
要知道,戏剧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与那个朝代的语言、文字文化息息相关,这个朝代流行唱词唱曲,说的也是文言文,恐怕上来就弄个话剧会翻车,还是用诸宫调的唱法先排戏曲更为保守,也符合戏剧史的发展进程。</p>
萧榛文采斐然,且是女性,会更理解女性的精神,让她写再合适不过了。这场戏曲计划一个半到两个时辰,改成小说,文言文大约七万字。萧榛想了想,很快便答应了。</p>
“不过,小说倒是写了,但推广的事还得仰仗大姐,希望大姐也能帮帮我。”萧桐变得没有底气起来,哀求地看着萧榛,扯了扯她的衣袖。</p>
“别想撒娇,先说何事?”萧榛无奈笑了,拿起一个李子准备放入口中。</p>
“与一方书肆合作办一份小报。”</p>
萧榛怔愣,手一松,李子掉落地上,滚开了半丈远。</p>
…………</p>
马车慢慢行驶在街上,外面行人货郎的谈论声喧哗热闹,有路岐人在路边卖艺,引得围观者拍手叫好。车内两人没为周遭的热闹感到愉悦,一片沉寂。</p>
萧桐望着萧榛忐忑的样子,陷入了思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