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保罗球场的一切都给多特蒙德球员们带来了麻烦和威胁,在这种狂热敌对的气氛中踢球,对球员的心理素质要求非常高。克洛普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像周易那样是有一颗大心脏,所以他没办法靠骂球员,让他们表现好起来。</p>
还是要在战术安排上想更多的办法。</p>
上半场多特蒙德的进攻之所以很难威胁到那不勒斯的球门,根据克洛普在场下的观察,他认为主要是前后脱节。</p>
多特蒙德全队被那不勒斯的高位逼抢切割成了支离破碎的一块一块,很难连续起来。因为那不勒斯球员不惜体力的逼抢,他们很难连续顺利地传球。在后场倒脚担心被那不勒斯利用高位逼抢断下来直接打反击,强行往前输送传球呢,又因为准确率太低,往往自己主动失误,把足球送到了对方球员脚下……</p>
针对这种情况,克洛普做出的对策是增加能够参与到进攻中的球员,用多的球员来填补那些空隙,解放周易或者沙欣,让他们能够串联起全队。</p>
在这种思路下,克洛普做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调整——他决定用奥巴梅杨换下中后卫胡梅尔斯。</p>
减少一个防守球员,增加一个进攻球员。这种换人策略并不稀奇,但一般这么做都是在比赛时间所剩无几,用来破釜沉舟的。</p>
而克洛普现在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就要做出这样的换人,这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四十五分钟时间里,多特蒙德都将以三后卫的阵容来对抗那不勒斯的高位逼抢。</p>
一道很简单的数学题:四个后卫所覆盖的防守面积当然要比三后卫更大更多,在局部也还能形**数上的优势。反过来三后卫可能存在的空当就要比四后卫多,在长达四十五分钟的时间里,多特蒙德都要用三后卫来对付那不勒斯,难度可想而知。</p>
克洛普这可以算得上是破釜沉舟了,只是这开破釜沉舟的时间是不是有点早了?</p>
不过这就是克洛普,作为一个有性格的主帅,他换人调整总不会是按照常理出牌的,大家也都习惯了。</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不疯狂,恐怕就不是克洛普了。</p>
※※※</p>
根据克洛普的构想,换上奥巴梅杨之后,一方面可以增加进攻人数,丰富进攻层次,另外一方面奥巴梅杨的速度还能让多特蒙德在实在是没办法的情况下长传打反击。</p>
不需要太精确地把足球传到奥巴梅杨脚下,只要大致在那个区域里,就可以让奥巴梅杨冲刺了。</p>
这也是克洛普为球队安排的一条进攻杀手锏,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启用。</p>
克洛普的想法是很好的。</p>
但是足球比赛最迷人的一点就是总是充满了各种意外,这些意外是完全没有征兆,无法预测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