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来到瓦山,我便是要明白这些因果,然后结了这些因果。”</p>
歧山大师缓缓摇头,说道:“既然你执念如此,那么我只好通知讲经首座,除了你在寺中的职司,然后罚你面壁十年。”</p>
宝树平静说道:“好教师叔知晓,我确实是奉谕而来。”</p>
歧山大师闻言微惊,蹙眉良久后疲惫说道:“既便如此,佛宗行走依然是七念,尘世之事以他心意为准。”</p>
“我会说服师弟的。”</p>
宝树站起身来,单手合什行了一礼,然后离开洞庐。</p>
……</p>
……</p>
崖洞幽静无声。</p>
年逾百岁的歧山大师,今天感受到了在自己漫长的一生里最强烈的一次不安。</p>
甚至要超过数十年前,魔宗血洗烂柯寺前坪那一次。</p>
庐门微响,观海僧回来了。</p>
“师傅,十三先生和光明之女,已经在前寺安歇。”</p>
歧山大师看着自己的徒儿,忽然问道:“盂兰节会马上便要开了,依然会商讨冥界入侵之事,你对此事如何看法?”</p>
观海僧看着师傅憔悴的容颜,一心想着让他早些去休息,说道:“谁也不知道冥界在哪里,只不过是传说罢了。”</p>
歧山大师笑了笑,说道:“笨蛋,传说变成现实,那就不再是传说。”</p>
观海僧憨厚地笑了笑,说道:“那等变成现实再说。”</p>
歧山大师又问道:“你对悬空寺有什么认识?”</p>
观海僧微微一怔,发现师傅今天似乎有些异样,说道:“您以前从来不准我问悬空寺,还有别的不可知之地的事情。”</p>
“你在烂柯寺做二十年住持,或者说隐居些年头,总有一天也是要去悬空寺的,所以现在提前知道一些也无妨。”</p>
歧山大师说道:“悬空寺的由来,其实与冥界入侵的传说息息相关。”</p>
“冥界入侵,是为永夜,佛法里称之为末法时代,到那时,世间一切都会被毁灭,佛祖当年便看到了无数年后的惨怖画面,他冥思苦想数百载,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却依然没有想到方法。”</p>
“佛祖感知到自己圆寂之期,便于极西荒原深处,觅得一净土,发大愿力修筑一寺庙,并予以永世之屏障。佛祖集佛学禅经于其中,命后辈佛门弟子极优秀者,均可入寺听经修行,这便是悬空寺。”</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div>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佛祖经过无数年思考,依然没有想到阻止末法时代到来的方法,因为这本来便是世界的因果,有生必然有死,甚至直至万世痛苦轮回,所以他希望后世佛门弟子,可以借助悬空寺的庇护,在末法时代的毁灭洪流里幸存下来,能够帮助寺中的僧人,熬过漫长近乎永恒的长夜,凭借着坚毅的精神与隐忍沉默,等到崭新的婆娑世界的降临。”</p>
歧山大师沉默了很长时间后,轻声叹息说道:“然而如今的佛宗,似乎已经忘记了佛祖的教诲,不再那么想了,去年七念入长安城,此次宝树入世来到瓦山,都在证明他们想找到冥王之子,然后杀死他。”</p>
“师父,我觉得……悬空寺的大德们这样做也不错啊。”</p>
观海僧虽然修行佛法多年,但毕竟年轻,想着传说中冥界入侵的恐怖画面,低声说道:“众生多苦,当慈航普渡,岂能独善己身?”</p>
歧山大师笑了起来,说道:“你这孩子……想事情果然简单。”</p>
观海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忽然他想到了一些事情,震惊说道:“宝树大师为冥王之子而来……冥王之子难道就在瓦山?”</p>
歧山大师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说什么,心想让冥王之子离开这个世界的方法有多种,并不见得只有杀死他这一种方法。</p>
既然夫子在信中说此法可行,那么必然可行,不管是为了普渡众生,还是为了自己与悬空寺的因果,总要试上一试。</p>
……</p>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