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清(48)</p>
后面脚步声清晰的传到耳朵里, 身边伺候的就隔着车帘子低声禀报, “爷, 是大阿哥赶过来了。”</p>
以前只叫阿哥爷, 从来不叫大阿哥。自从福晋又开始求子, 家里的下人自动的开始叫大阿哥。有了大阿哥,自然就有小阿哥。</p>
八爷以前从来没注意过这些小事,现在听在耳朵里多少是觉得有些不顺耳。顾不上追究这些,只想知道这孩子为什么追过来。</p>
他撩开帘子, 在灯笼微弱的灯光之下,瞧见弘旺跑了过来, 近前了都能听到粗重的喘息之声,他赶紧下了车,上前迎了两步, “这是怎么了?”</p>
弘旺抬着袖子抹了一把头上的汗, 然后伸手从身上将披风解下来塞到八爷的手里, 只说了一句‘阿玛快上车吧’,转身撒丫子就跑远了。还没等八爷反应过来,孩子的身影已经融入夜色之中,再也望不见了。</p>
八爷怔愣在当场,看着胳膊上的披风,鼻子一酸,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孩子这是担心他吧。</p>
三月的天气, 晚上是有些凉意, 但是坐在车上,又不是骑马,没那么冷的。这些伺候的都是极为用心的,马车上一年四季常备的衣物就有半箱子。他想拉住孩子告诉他这事,但……还是不说了,孩子的孝心他收到了,哪怕这孝心别扭的很,但他的心里也不由的升起了一股子暖意。将孩子的披风披在身上,往前拉了拉,一时又怔住了:原以为会有些短有些窄的,不想一到身上,长短竟是很合适。更不要说什么窄了,披在身上,觉得比自己的更宽敞。为什么觉得宽敞?是因为这孩子已经比自己长的一样高,且更壮硕。</p>
他站在马车边上,一时又笑了起来。到底是长大了。</p>
弘旺隐在不远处的巷子里,看着挂着‘廉’字灯笼的马车渐行渐远,这才走了出来。他的眼神有些复杂,也许是想报复福晋吧,但心理未尝不是想挽回父亲。谁也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p>
皇后有孕,有人不高兴是肯定的,一个是弘历那里,一个就是八福晋。弘历不高兴还情有可原,利益冲突,还是天大的利益冲突,他说他很高兴旁人也不会信。但是八福晋就有些莫名其妙了。</p>
林雨桐哪有功夫搭理她,那些个礼单交给董小宛处理,但近来贺喜的人却不能都不见。</p>
先是最亲近的,弘时两口子,你说见还是不见?</p>
能不见吗?</p>
弘时有点尴尬,坐在林雨桐身边有些坐立难安,怪不好意思的吧。</p>
董鄂氏就自然多了,嘘寒问暖不说,还找了许多新鲜的菜谱来,“……皇额娘也换换口味。”</p>
林雨桐能说啥?也挺尴尬的好么。</p>
“你们别多想,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林雨桐话是对弘时说的,“你阿玛对你寄予厚望,去年推广玉米和番薯的事,你就办的不错,我这么跟你说吧。只要这件事办好了,只要天下没有再饿死的百姓,皇额娘保证,铁帽子王爵,有你一个。”</p>
弘时瞪大了眼睛,“皇额娘?”</p>
董鄂氏推了弘时一把,“还不赶紧谢谢皇额娘。”铁帽子爵位是那么容易得的?如今那铁帽子亲王,祖上哪一个不是刀里来血里去,靠的是军功拼杀出来的。可如今自家爷这样,就是田间地头的瞎转悠,然后换那么大一爵位,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赶紧谢恩吧。</p>
弘时跪在林雨桐身边,“儿子不是不懂事的人,皇额娘放心……”嘴笨,说不出别的动人的话来,但意思就是这个意思。</p>
林雨桐拉他起来,又跟董鄂氏说了一些宽人心肠的话。她一直没怀上,估计心里有些着急,所以林雨桐就说,“随缘,缘分到了自然就来了。”她的身体没什么问题,孩子只是早晚的事。</p>
两人忙不迭的应了,林雨桐又留他们在园子里多住些日子。弘时跟他阿玛请教差事上的事情,而自己这边很多客人,还需要董鄂氏来应酬。</p>
弘历两口子比弘时两口子来的晚一些,毕竟要从宫里往出赶嘛。</p>
富察氏面色正常,一点也看不出昨儿曾经发生在她身上的不愉快的事,亲热的过来跟林雨桐说话,“……儿媳说今儿再来,我们爷非要昨晚就过来,为这个还拌了两句嘴,我说就算是再怎么高兴,也不能半夜三更往园子里跑,再把皇额娘您给惊着了……”</p>
这话说出来鬼都不信,难为她能说的就跟真事似得。弘历还时不时的埋怨的看对方两眼,又扭脸问林雨桐,“皇额娘您想吃什么?言语一声,儿子这就买去。”</p>
“是是是!”富察氏忙道,“别的或许是不成,但这哪里有好玩的,哪里有好吃的,哪怕是胡同里走街串巷卖吃的的,我们家爷也能说出个三四五六来。”就差没明说这就是个吃货了。</p>
插科打诨的,屋里伺候的都跟着笑起来。</p>
林雨桐心里就觉得吧,人家都说这夫妻缘夫妻缘的,还别说,这夫妻缘还真可能是上天注定的。你说这不认识的两个人搭在一起怎么就那么配呢。这才成亲几天,瞧瞧这两口子,真不愧是两口子。</p>
她耐着性子跟两人应付,董小宛就端着果汁过来了,递给林雨桐后就直接道,“幸亏四福晋昨晚没过来,您是不知道,昨儿那帖子贺礼一个一个往里递,娘娘跟着忙了大半晚上……”</p>
富察氏就明白这话里的意思了,这是送客的意思吧。那些东西哪里需要皇后亲自动手,就是下面送来的贺礼,她自己都不会亲自看。皇后怎么会屈尊降贵的看那些。董小宛说这个,不就是说娘娘忙了半晚上,这都晌午了,也该歇歇了。</p>
她深深的看了董小宛两眼,觉得这个姑娘真是不一般。皇后给她权力是一回事,但是敢这么大胆的使用她的权力,她也算是头一份了。皇后这么看重这姑娘,也不是没有道理的。</p>
马上知机的就站起来,脸上带了几分歉意,“您瞧,难怪我们家爷总说儿媳聒噪,之前还不服,如今看来还真是的,说起来就没完没了。”</p>
弘历僵硬的面色稍微好了点,瞪眼嗔了一句,“还说?”</p>
富察氏马上吐了吐舌头,福了福身,“那皇额娘歇着,儿媳告退了。先去院子里歇着了,等您得空了再陪您解闷。”</p>
不用弘历开口,富察氏就将话说了出来。人家去院子里了,不急着回宫。那你还能说什么?</p>
这明显就是抹下脸来耍赖皮。</p>
能怎么办?</p>
林雨桐挥手叫他们退下了,对这样死皮赖脸往上缠的,能说什么?留了弘时不留弘历,不好看不是?</p>
她这边心里怪不得劲的。但出去的弘历心里也不自在呢。他明显感觉的到,在皇后宫里,他不是一个多讨人喜欢的客人。扭脸看富察氏,却见她兴致盎然的正在园子里边走边赏景。</p>
“你倒是心大。”弘历说了这么一句。</p>
富察氏假装没听见,**笑问了一句,“爷说什么?”</p>
没什么?心大挺大,心大就发现不了自己当时的难堪,要不然在老婆的面前都要抬不起头来,叫人情何以堪。</p>
其实董小宛说的不是什么托词,虽然没亲自看那些贺礼清单,但她昨晚上确实是睡的晚了。人被打发走了,林雨桐是真的就睡了。一觉起来,贺客迎门。这也事林雨桐早就预料到的事情。这种上门贺喜的事,也不是越早越好的,比如弘时和弘历没上门,其他王府就得等着。哪怕送礼的人都到了园子外面了,那也得等着。等着跟事主亲近的人先进去了,他们才能上门。如果不想得罪谁的话,这么办事是最靠谱的。就是十三爷这样亲近的,十三福晋也是等着前面几个嫂子来了,她才‘姗姗来迟’的。其实董小宛早把人接进宫里,安置在十三爷的院子里了。</p>
弘时的福晋董鄂氏是林雨桐留下来叫她招待客人的,结果林雨桐到的时候富察氏已经喧宾夺主,招待的热乎起来了。董鄂氏也不抢,乖乖的站到林雨桐身边了,有些歉意有些不好意思,叫了一声皇额娘,声音软糯带着几分娇俏和委屈。林雨桐拍了拍她的手,叫她安心。</p>
三福晋就多看了一眼如今这个也被称呼为三福晋的董鄂氏一眼,就笑着打趣,“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娘**亲闺女,您瞧这亲昵的……”媳妇没办好事,找婆婆撒娇诉委屈,这也算是奇景,尤其是在皇家。</p>
在她看来,这个三福晋可比富察氏这个四福晋聪明多了。不能干没关系啊,傻人有傻福,只要婆婆喜欢,婆婆护着,这所有的问题就都不是问题。富察氏倒是能干了,坐在这么长辈面前半点也不弱,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可是皇后喜欢这样的儿媳妇吗?未必就真有多喜欢。</p>
林雨桐还真没有多少喜欢不喜欢的概念,更不会当众不给富察氏面子,以前的三福晋,如今被称为‘诚亲王福晋’,她打趣了,林雨桐顺势就接下了,“我就这两个儿媳妇,连个闺女都没有。这儿媳妇,自是当闺女疼的。”</p>
富察氏松了一口气,心里不由的感激了起来。</p>
有富察氏招待,林雨桐也就不费心招待客人的事了,只跟几个妯娌说笑。董鄂氏不去添热闹,就坐在林雨桐跟前添个茶倒个水,别的一概不管。</p>
富察氏忙的脚不沾地,董小宛自然就退居幕后了。四福晋说要什么她就调派什么,两人忙的还挺默契。间歇的时候两人在茶水间能坐着喘口气。</p>
干坐着都挺尴尬的,两人就说起了闲话。纯属没话找话那类。</p>
富察氏问董小宛弟弟的事,这姑娘家里的情况也不是秘密,只一个弟弟子啊太学念书,她就示好,“我一个堂弟也在太学,两人还是同窗呢。”</p>
话题这么开始,就自在的多了。</p>
董小宛脸上带笑,却没有继续谈自己家里的事,反倒说起了其他:“……如今外面人人都说十二爷府上的梅花是报喜梅,好些有女儿的人家,都恨不能求一枝回去,好叫家里的女儿能嫁个好人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