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未来图书馆 第324章博弈

对于程晋州来说,成功的几率是无限放大的。

他也是考虑过很久了,此时不管佛爷为什么变的好说话了,先道:“他能给我些17世纪的书籍就好了。”

除了极少数内容,大夏的数理能力全面超过16世纪的水准,因此用17世纪的书籍,包括回顾性的论文,都是非常适合在期刊上发表的。

很多人很奇怪,为什么堂堂博士生总要想办法寻找现有的论文,主要的原因在于论文要求的严谨性——论文不是写小说,后者可以胡编乱造,甚或无视被打击的言论,但论文是不行的。

看看牛顿和胡克的公案就知道,学术界的残酷程度并不逊于草原社会。尤其是那些声明不显的科学家,只要一点点错误,就会被人全盘否定,终生都没有出头之日。星术士世界更是如此,科学家就是星术士,他们的权力同样是普通科学家所不具有的。

另一方面,写一篇论文是非常麻烦的事情。最基础的要求就是每句话都是有依据的,要么引用前人的研究,要么有自己的研究,至于无限多的猜测性的语言,那是小学生的试验性文章,不是论文。

就算是刘匡、姜璜在书写论文的时候,都需要好多个星术士学徒帮他们查询资料,看看这些研究是否有前人做过,是否有前人考虑过。

没有人能阅读过所有的文章,没有人。

在头脑清晰,数据翔实的情况下,写论文才会演变成一件体力活,通常来说,5000字的论文用半年,2万字的论文用一年是很正常的速度。

略微计算一下中国每年的毕业生数量,可以发现全国每年产生的毕业论文上百万篇,毫不夸张的说,其中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都是**。可就是那样神骏的**文章,仍然要耗费学生们一个学期的时光,不少被标注了自豪的**文章,消耗的时间更多——当然,大多数人是将毕业论文的撰写看作一个学习的过程,得到**的结果不代表会得到**的过程,同样的道理,为了拥有学习的过程而制造的**同样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div>

对于程晋州来说,一篇文章的艰辛过程,他是领略的够多的了。就算是17世纪的文章,他也不想重新做一遍实验,推导一遍公式,事实上那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应用中古级的公式,就像是要求现代特种兵扛着斧钺剑戟上战场一样,绝对需要重新训练。

程晋州正在接受伊苏的训练,但力度仍然不够。

一名士兵能通过魔鬼训练培养,数学家除了向上苍祈祷之外,就只能静静等待了。

佛爷不管情愿不情愿,立刻捣鼓出了10本书道:“你先看看这些。”

以前给**书的时候,他恨不得上百本打包给程晋州,然后让后者慢慢去浪费时间。

现在他想诱开程晋州,找出来的书就相当的有营养。

程晋州翻看一眼,第一眼就见到了《论重力》。